也并不限于自然人,而是包括单位。单位责任人员为单位利益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可以认为是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从而符合贷款诈骗罪的主观要件。 第三,以合同 贷款诈骗罪了。刑法上设立单位贷款诈骗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得单位本身得到相应的财产刑处罚。仅仅追究个人刑事责任,而不追究单位刑事责任,无法有效地针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63.html -
了解详情
抢劫罪和寻衅滋事罪分别被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和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当中,此种安排之用意不言而喻,抢劫罪属于侵财类犯罪,而 逞能、耍威风心理支配下之行为。 其次,不可否认的是犯罪嫌疑人董某确实产生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目的故意,只不过是在被害人杨某逃跑后,犯罪嫌疑人王某说钱我拿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41.html -
了解详情
错误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抢劫罪的目的 抢劫罪在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并且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这本是不难理解的。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常常有将不具有 钱也不受法律保护。但如果对乙定抢劫罪的话,那就意味着乙侵犯了甲的合法财产所有权,这就等于承认甲赢得的钱是合法的,这就自相矛盾了。事实上,正因为赌资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03.html -
了解详情
,诱骗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这些人往往不是合法的经营者,而是专门从事诈骗活动的违法犯罪分子, 当事人或者该当事人的代理人,要求另一方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以转让的方式将合同卖给第三人,从中进行诈骗活动,取得、占有他人财产,谋取非法利益。...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480.html -
了解详情
,他就不能提起侵占之诉。[7] 由于案中原告并没有对其细胞行使占有,因此法院考察的中心是原告是否对其细胞持有所有人利益。基于以下三点 侵占(conversion)此种侵权类型是指未经授权永久性地或在不定期的时间里剥夺他人财产的行为。[19] 在本案中,地区法院基本上支持了Moore案多数派的意见,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40.html -
了解详情
是债务没有履行的凭证,债务人恶意取得借条,消灭自己的债务,达到非法占有通过交易先行获得的对方财产,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 ,黄某与小偷谢某事前没有通谋,事中也未参与,在主观上虽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客观上但自己没有采取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的行为,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28.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20]德国学者齐莫曼通过解释罗马法认为,债就是请求权,就是某人应当向他人履行的义务。[21]这样一来,就必然导致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的混同。事实上,从上述 适用于各种继续性的妨害行为,妨害行为通常是持续不断进行的,例如,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只要没有返还,物权就仍然处于遭受侵害的状态;再如在他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764.html -
了解详情
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05]8号抢劫、抢夺是多发性的侵犯财产犯罪。1997年刑法修订后,为了更好地指导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了 犯罪,其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第一,主观方面不尽相同。抢劫罪中,行为人一般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实施抢劫行为,绑架罪中,行为人既可能为勒索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29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制度,在市场广泛的商品交换中,从事交换的当事人往往并不知道对方是否有权处分财产,因交易成本过高等因素也很难对市场出售的商品逐一调查。因而在市场或商店 处分他人财产,如承租人、租用人转让承租和借用的财产。第二,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并对该财产予以处分,如小偷转让赃物。第三,虽享有所有权,但所有权受到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404.html -
了解详情
对夫妻感情造成一定影响,当事人双方或一方当事人可申请分居,具体条件可为:①一方与他人通奸,另一方认为无法忍受再与之共同生活的;②一方有义务但故意不给 债务,这样就可避免在分居期间一方恶意大肆举债或伪造债务,意图侵吞夫妻共同财产的非法目的,也可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特别是债权人的利益。根据民法学关于债务承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