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掌握证据或具有特殊能力、技能易于收集证据的一方举证;刑事政策,以国家在某一时期就犯罪与刑罚的目的和倾向以及价值取向分配举证责任。因此,在符合上述情形 冤枉,也不会使犯罪者逍遥法外。 五、非法口供证据排除的审查程序 如同实体性裁判一样,对证据合法性异议需经过相应程序审查后,法庭就是否存在违法以及违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624.html -
了解详情
复印件移送问题 我国现行刑诉法第一百五十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刑事案件庭前审查和主要证据移送问题,强调法官对案件在开庭 等决定。法官要对上述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就不可能不对所移送的案件证据进行实体内容的审查,因而难以避免法官在审查中先入为主,不利于在庭审中保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46.html -
了解详情
交通管理部门对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进行综合审查、判断后做出的一种结论。这种结论最接近于证据种类中的鉴定结论,因此,应把认定书明确定位为鉴定 ,如果没有发现认定书重大且明显瑕疵的情形,则刑事或民事案件承办人应当尊重认定书的效力公定力,也就是应当承认认定书直接作为证据的效力。但如当事人对认定书确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284.html -
了解详情
。三是审查与救济存在困难。为保证协议是真实与自愿的,就必须有法院的审查和必要的救济相辅助。但具体的实践并非轻而易举,会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真实与自愿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53页。 3卞建林译,《美国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4冀祥德.建立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75.html -
了解详情
的全部要件作为必要条件,仅凭某一要件得出的判断必然不真实,值得注愈的是在某种情况下,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对证据的审查亦很重要。因为如果一个条件,而且只有 当穷尽(对此在前文中已有表述)。第二,不同种类的选言判断不能混淆。犯罪嫌疑人要么是怕承担民事责,要么是怕承担刑事责任,所以逃逸。这就将相容选言判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256.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事实提出证据的责任。[7] 提供证据责任意谓,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构成法律争端从而值得或者应当由法院进行审理,并引发法官或者陪审团对该主张进行审查判断 不像民事诉讼中两者之间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大陆法系刑事诉讼中的主观证明责任与英美法系的提供证据的责任相去甚远。在这里,只有行为而没有责任。[1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34.html -
了解详情
]此外,在判断电子证据的效力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电子证据的取得是否合法。只有符合法律程序的证据,才会被法庭采用。 2.审查电子证据 的思辨》, 载《法商研究》2002 年第4 期。 [6] 参见张西安:《论计算机证据的几个问题》, 载《人民法院报》2000 年11 月7 日。 [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421.html -
了解详情
的全部要件作为必要条件,仅凭某一要件得出的判断必然不真实,值得注愈的是在某种情况下,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对证据的审查亦很重要。因为如果一个条件,而且只有这 (对此在前文中已有表述)。第二,不同种类的选言判断不能混淆。犯罪嫌疑人要么是怕承担民事责,要么是怕承担刑事责任,所以逃逸。这就将相容选言判断表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178.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导致法官提早介入了对证据的实体调查,法官的超然性和中立性受到质疑,中国的有限卷宗移送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法官的预断,但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0条, 警察对任何人实施逮捕、搜查都必须首先向一名中立的司法官提出申请,并且有较为完善的司法审查机制,例如有证据的排除规则;第四,侦查活动应更为中立,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04.html -
了解详情
的优势。这是因为在职权主义审判模式中,诉讼的进行和证据的提出、调查都由中立的法官来指挥和采取。正如一位德国学者所说,刑事审判作为一种准科学的探求事实 方式的功能无法实现,法官如果在庭后不对案卷进行审查判断,不把在法庭上对控辩双方质证、辩论与开庭之前对主要证据的查阅以及在开庭之后对全套案卷笔录的审查结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9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