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担当者所从事的事务可能带来生命、身体危险的场合,首先应当规定防止结果发生的处理该事务所必需的客观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在制度上要求担当者对此标准予以 东京:成文堂,2005.111. [12][日]片岗聪.邓学仁译.交通事故与信赖原则[J].警学丛刊,1996,27(3). [13]齐二药假药案被告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7460.html -
了解详情
驾驶大客车资格,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制止,放任区同祥驾驶大客车,从而造成特大交通事故,其行为均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属情节特别恶劣。依法应追究其三被告人的刑事 十个月(实践中这种情形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定罪通常判处缓刑),处理结论明显有违罪刑相适应原则。 综上,为实现罪刑相适应,最大限度地避免司法解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76.html -
了解详情
肇事人在事故后不积极救助被害人,是我国交通事故致死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二)交通犯罪的法定刑偏低,有违罪刑相适应原则 由于一定职业的从业人员是经过业务训练 的肇事逃逸罪。肇事逃逸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不履行法定的保护现场、抢救伤员、报警接受处理义务,逃离现场的行为;主观上是故意,没有特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91.html -
了解详情
本身也值得探讨,并不一定合理。笔者认为丧葬费的赔偿标准倒不如按照以前《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由各省级政府统计部门所统计公布的实际支出的丧葬费标准赔偿 公正,对于那些不是故意(或恶意)侵害他人人身权利行为的损害赔偿,赔偿的原则并不在于惩罚而在于填补其实际受到的损害,那么我们不仅要让受害者受到的实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37.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当事人各方都受到了损害的现象。研究混合损害现象,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形成整体的损害处理观,强化全方位关注特定案件中全部损害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揭示不同损害在混合 的特定情形,便推定其有过错。这一规则,是过错责任原则中的特殊规则。如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89.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标准,按照这些标准,难以保障受害人基本生活。第二,期限太短。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对未成年人只计算至16周岁,按现在的社会情况,16周岁及以下 ,其标准更具可采性。 注释: ① 参见陈福民等:《人身伤害精神赔偿依据、原则及标准》,《法学》2000年第10期。 ② 参见曹诗权等:《论侵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30.html -
了解详情
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被称之为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其具体含义是:对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业性质、 所造成的公私财产损失及人身轻伤的善后处理费用必然会相应增加,如果以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作为定罪的数额起点,则多数交通事故都超过这个标准,而实践中,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79.html -
了解详情
费用。作为原告的案外人有可能包括:见义勇为的热心人,参与救治的朋友或者单位,交通事故处理部门等。第十九条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 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余伟安律师】按照实际损失赔偿是原则,以获利来定损是参考方法,诉讼解决时最后手段。第二十一条 侵权行为危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467.html -
了解详情
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行政法规中。此外,《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等规章中也有行政调解的相关具体规定。行政调解较之法院法 ]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应当以建构服务型政府为理念,充分重视行政调解工作,在坚持合法原则的前提下积极运用行政权力为百姓化解社会纠纷,增强社会稳定性。同时,各级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88.html -
了解详情
是违反作为民事基本法的民法通则的。 这里特别要谈到国务院于1991年发布的《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该办法属于行政法规性质,但也包含有属于民事法规的内容。其中 性规范和私法性规范合并规定的传统做法,企图用统一概念、同一原则、同一基准,一并解决交通事故的行政处罚和民事损害赔偿问题,因此导致与民法通则的冲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