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检察机关在审判过程中应当处于什么样的诉讼地位?它是否象许多人所说的那样既是权威的法律监督者,又是积极的追诉犯罪者吗?这一问题设计到控诉 出庭作证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科学化的一个问题,新刑事诉讼法对此问题并没有作出完满的解决:证人无正当理由而拒不出庭作证可以不承担任何法律后果,法庭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44.html -
了解详情
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但是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只有教唆人一人的行为,哪来的共同犯罪?不是共同犯罪对教唆犯如何 诬告的内容承担罪责,按性质、情节、后果承担刑事责任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呢?它的唯一错误就在于诬告陷害犯罪的有关规定没有出现在刑法总则中,而它完全有条件被列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99.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的法官都全体一致同意司法与公共安全的权宜性要求在刑事法律中不废除死刑。他说:我们不知道应该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头朝上还是脚朝上 男子,他被错误地定为了儿童性谋杀罪。如果可以适用死刑的话,这些人都无疑会得到死刑判决。这些事实使得许多之前支持恢复死刑的人改变了想法:其中最突出的是当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8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那样由指控犯罪的公诉人即原告一方负举证责任。刑事诉讼是公诉人代表国家指控犯罪,当然应由公诉人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公诉人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法院就 理论不管科学与否,实际上统率和支配着一个国家的民事诉讼制度。不仅直接决定构筑什么样的诉讼结构及在诉讼中当事人与法院的地位,而且直接影响民事诉讼中一系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2.html -
了解详情
心理,把提供诉讼资料的责任交给当事人,让当事人去收集诉讼资料,此其一。其二,当事人是最有可能知道案件事实经过的人,把诉讼资料的收集之权责委任给当事人 的决定权,承认其可基于程序利益的考虑而主张和提出什么样的诉讼资料。从此角度而言,辩论主义也可以认为是当事人之程序主体权的一种保障手段。 3.突袭性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66.html -
了解详情
并未解决,相反,对此却引发了学界不尽的探索。依笔者看来,行政法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实质上是在回答行政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具体说来,必须回答这样两个基本 关系的变革。如果把行政职能、行政权力和行政责任作为行政体制的基本要素,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任务可以理解为: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转换政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80.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予以着重解决。1.取保候审变更或者撤销的理由。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或者理由才能将已经作出的取保候审决定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于发现 责任,但是必须以其保证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起的诉讼请求数额为限,超过这一数额的,保证人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三,刑事责任。对于被保证人违反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24.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的目的是惩罚犯罪,行为人犯什么样的罪,就应受到什么样的刑罚制裁。为体现刑罚的这种公正性,原始的刑罚创设了各种各样的不人道的肉刑,认为对犯罪分子施以相应的 司法的新进展,明确规定:“对犯罪分子量刑的轻重,应当与其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一规定确立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按照这一原则,法院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31.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作为犯罪规定在刑法之中,以及在实践中应当将什么样的行为作为犯罪处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最早撰写的第一批刑法学论文中〔18〕,就有“关于 以及如何追究那些刑法中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的刑事责任的任务的终结,也就是说,中国刑法理论从此不再承担说明类推适用的合理性的理论任务。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57.html -
了解详情
接受审讯,据说,是因为这个基地在美国的境外,审讯的方法可以不受美国法律程序和美国承担的人权公约义务的约束,为了让嫌疑人开口,可以不择手段。这真是对美国法治和 这种反省,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对同类究竟要负什么样的道德责任?我们应负的道德责任由什么来衡量?每个人怎样决定自己的道德责任?是主要靠对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