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一个从法治国向文化国的演进问题,因而法治国以形式合理性为特征的一些原则在文化国根据实质合理性进行了某种程度的修正。例如,罪刑法定原则进行某些软化处理,允许 年版,第4-5页。[2]参见陈兴良:《从政治刑法到市民刑法-二元社会建构中的刑法修改》,《刑事法评论》(第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74.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责任之意。也就是说,在我国尚有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过失犯罪,这显然与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罪刑法定原则相悖。再如《刑法》第333条规定,非法组织他人卖血的, 这一前一后两个条款,竟然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罪数标准,依据何在?很显然,在此问题上立法者完全脱离开了刑法理论的约束,而仅仅为了平衡法定刑,虽然从最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05.html -
了解详情
修订之前,从理论界、实务界到立法层面,曾有一种非常乐观的思想,将刑法修改视为解决刑法适用中所有问题的毕其功于一役的途径。其时,立法机关及刑法理论界似乎将 违法性和有责性的阻却事由判断也同样如此,符合构成要件该当性的行为可推定其违法,可能成立犯罪,但如果存在违法阻却事由或责任阻却事由(包括超法规的阻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92.html -
了解详情
著的《论教唆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4月版); 顾肖荣著的《刑法中的一罪与数罪问题》(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年7月版),李光灿、张文、 的《刑法的修改与完善》(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版);赵秉志主编的《刑法修改研究综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版); 崔庆森主编的《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10.html -
了解详情
,联合下发了《“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或者进行非法活动以贪污论处的问题”的修改补充意见》(下称《意见》),对《解答》中有关挪用公款行为处理问题 ,因为以集体名义挪用公款的行为属于典型的单位犯罪,而刑法分则并没有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根据罪刑法定精神,单位犯罪需要刑法明文规定才构成犯罪。所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39.html -
了解详情
》(以下简称为《高法解释》)发布并施行,解决了司法实践中对于偷税罪刑法适用的诸多问题,具体有五个方面: 第一,明确概括了五类偷税犯罪的 第二百零一条是采用完全式列举的表述方式规定偷税犯罪的,虽然对偷税犯罪的手段一目了然,便于司法实践中“对号入座”,对于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有着积极意义。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0.html -
了解详情
与扩张解释界限之讼争聚焦 刑法中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的界限问题,是刑法理论尚待解决的难题。一般认为,刑法当中,尽管从罪刑法定原则的立场出发,禁止类推解释而 发生了变化(如法律条文的修改),相同的解释结论,就有可能分别属于类推解释或者扩张解释,甚至是文理解释;同样地,对不同文本中的同一用语所作出的相同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7081.html -
了解详情
的,处死刑),使贪污受贿犯罪的定罪和量刑都实现了数字化的标准。但立法对这种绝对确定性的罪刑法定追求,将复杂的定罪量刑过于简单化,无法应对社会的 不一的混乱现象。针对实践中的漏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09年3月颁行了《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强调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956.html -
了解详情
结论{14}130,我深以为然。 二 关于正当行为及其在犯罪构成中的体系性地位问题,在1950年代我国刑法学界并未引起重视,也没有展开讨论。1980年代初,我国刑法 正当化行为在现代法秩序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畅通犯罪构成的出罪机制,实现罪刑法定原则对国家刑罚权的限制和对公民人权保障的终极使命方面,有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93.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上的犯罪化涉及到程序法,但不管怎样一定符合罪刑法定原则。本文不考察司法上的犯罪化,只检视现行刑事立法中(特指九个刑法修正案,下文简称“刑修”)的犯罪化 民意,而是治理好这一行为或现象的理性对策。在这些对策中的规范规制中,刑法理应是最后才被考虑到的手段。如果一出现问题和杂症,犯罪化首当其冲就被列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34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