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对于累犯从重处罚,必须根据其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确定适用的刑罚,要杜绝不顾具体案情对累犯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疑难刑事问题司法对策》;主编:赵秉志 [2] 《刑法学原理》(第2、3卷)主编:高铭暄 [3] 《刑罚通论》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54.html -
了解详情
的侥幸心理。 四、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 职务犯罪具有强烈的社会危害性。怎样才能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呢?打击是对已产生的犯罪行为的惩治,是治标之举;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 [15] 张俊霞,中外刑罚惩治职务犯罪立法之比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3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监督。 3、 对刑讯逼供处罚不力。虽然我国刑法已将刑讯逼供作为一种犯罪加以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对刑讯逼供行为却很少查处,即使不得不进行查处,也 的形成原因和所造成的社会危害之后,我认为可以在参照外国相关立法司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针对其产生原因,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 (一) 提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69.html -
了解详情
多种多样的形式,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积极宣传家庭暴力行为的严重性和社会危害性,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男女平等在家庭生活中实现。3、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要求在 的原因,对施暴者讲清法律后果,使之充分认识到家庭暴力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及时化解矛盾;第四,配合其他社会支持系统,为受害人提供多方帮助。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86.html -
了解详情
。如上所言,由于合同欺诈手段的多样性、行为的狡诈性,会导致程度、性质不同的后果,其谋害之劣,祸害之深,毒害之广,危害之大,影响之坏, ,学会掌握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制裁打击经济违法犯罪。根据我国民法和刑法关于合同欺诈应承担的责任规定,在遭遇欺诈侵害行为时,应采取以下救济措施: 1、 协商变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0.html -
了解详情
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非交通运输人员实施同样行为的,也构成交通肇事罪。由此可见,在我国1979年刑法中,交通肇事犯罪人被归纳为交通运输人员与非交通运输人员两 ,只是单纯地逃逸,不能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 四、对策和建议 笔者认为,应当从刑事立法、刑事政策、犯罪学理论等几方面入手,加强对交通肇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67.html -
了解详情
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非交通运输人员实施同样行为的,也构成交通肇事罪。由此可见,在我国1979年刑法中,交通肇事犯罪人被归纳为交通运输人员与非交通运输人员两 ,只是单纯地逃逸,不能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 四、对策和建议 笔者认为,应当从刑事立法、刑事政策、犯罪学理论等几方面入手,加强对交通肇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82.html -
了解详情
2007年初这项权力才正式回归最高人民法院。当时对该问题的争议,集中在后法(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修改后的刑法)和前法(1983年《人民法院组织法》)的 的,如此可以较好地反映犯罪数额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的关系。 (二)加强中央审判机关对地方审判机关的审判监督和指导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死刑复核程序加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70.html -
了解详情
);正当防卫(刑法第20条第1款);紧急避险(刑法第21条第1款);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不以犯罪论处;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 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今日南国》2008年第10期; (7)、马振华,王明坤:《追求刑事立法的和谐---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36.html -
了解详情
无法回避的现实下,增加刑事立法应对虚拟空间中违法犯罪的功能,增设独立的刑法条款,对于解决源自于虚拟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实有巨大裨益,而且将更为适应年轻一代对法律 的刑法保护中,是值得借鉴的,不失为一种应急性的、可行的处理对策。但是确立针对电磁记录独立地位的刑法保护规则,才是长远之计。 【作者简介】 于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