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确定报酬的原则不同。在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及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付劳动报酬,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而劳务合同中的劳务价格是按等价 )法律调整不同。劳务合同主要由民法、经济法调整,而劳动法则由社会法中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来规范调整。 (8)受国家干预程度不同:劳动合同的条款及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765.html -
了解详情
生命力,实现自身价值。 注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 [1]左海聪:《国际经济法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页220。 [2]同上注,页 ,页4953。 [26]同上注,页50。 [27]王先林:论合同自由与国家干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页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61.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生活,扩大社会控制的范围。于是凯恩斯的国家干预学说开始在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与此相适应,“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等价值判断开始登 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7. 6 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2-26. 7 单飞跃。经济法理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29.html -
了解详情
一五”规划第30章第1节提出: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职责范围,加强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 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目标,合理控制国家干预市场的度,使转轨时期的经济法真正发挥培育市场的作用,必须在将国家所有权与行政管理权分离之后进一步分权,将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45.html -
了解详情
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尽管在有些情况下,要确定某一个具体法律(如许多经济法、社会法等)是属于公法还是私法会发生困难,有些法律可能同时兼具公私法的性质 做哪些事,哪些领域可以干预,哪些领域不得干预,才能使公权力主体的行为有所约束,不致凭热情、激情、个人爱好任意所为,才能避免全能国家、全能政府的产生。政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202.html -
了解详情
是政府有效履行分配职能的法律基础和保障。不过,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民商法与经济法要分别保障市场和政府有效履行分配职能,就必须充分体现市场的初次分配与政府的 ,法治得以形成的强大动力来自于以市场为中心、以自治为特征的市民社会。为了抵制政治国家的不正当侵犯和任意的干预,市民社会要求以法律来约束和限制国家权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6.html -
了解详情
由明确划分而走向相互渗透,产生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西方经济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进入国家干预的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现代国家干预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粱慧星、王利明:《经济法的理论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页,持罗马法时期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443.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由个人支配的权利,转变为具有一定义务、受社会公益限制、由国家干预的权利。国家对企业环境资源使用权的限制通过企业购买排污权实现,排污权成为 ]王泽鉴.民法物权(第1册)[M].台湾三民书店,1998. [12]苏永钦.经济法的挑战[M].台湾五南图书公司. [13](美)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94.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来约束国有企业,而是应当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和法治化进程的要求来彻底理顺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对国企进行真正规范的公司制改造,战略性的调整国有企业的布局,坚决 !尽管我们承认并且强调债转股法律制度本质乃经济法上的制度,但任何国家的经济法也不主张国家公权力过份干预私权,滥用政府强制,破坏市场之基本法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9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即可延续至合同效力终止后作为处理依据。可以说,如此做法是兼顾国家干预与意思自治,并合理分配相关利益较为理想的结果。 注释: [①]违约责任条款地位问题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7~48页。 [18]姚梅镇:《国际经济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3页。 [19]张谷:《略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