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义务的存在,存在疑问;二是这种义务来源于刑法以外的法规规定的义务时,这样的义务和刑法上犯罪的关系如何厘定,存在问题;[74]三是在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结论也不会改变,因为行政法上的违反行为不应成为科处刑罚的根据。不过,由于我国刑法第359条明文规定了容留卖淫罪,因而如果出租者明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61.html -
了解详情
、生效的判决裁定能否得到执行、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应当如何定罪处罚,是司法权威的重要体现。我国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 相似的情形予以平等对待。[12]作为公民都具有遵守法律的义务,而尊重法院判决、裁定则是公民守法的具体体现之一,因此,以任何形式造成法院判决、裁定得不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78.html -
了解详情
商品的质量、数量、交易时间和交货地点等方面都由交易所统一规定的标准化合约,唯一不确定的条款是价格条款,这种标准化合同特别便于转手,也特别适用于公开集中竞价 市场的健康发展。然而,面对期货犯罪,这一比证券犯罪还陌生的新型犯罪,我国刑法理论界对此研究不多,加之自期货犯罪设立以来,期货业这几年还处于萧条状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66.html -
了解详情
的共同逃逸行为不是共同犯罪行为,更重要的一点是,交通肇事罪是一个典型的过失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过失犯罪不是共同犯罪,所以交通肇事罪 什么心理态度。也就是说,共同逃逸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行为,而是那种消极的不履行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之行为是犯罪行为。基于此点考虑,笔者认为:如果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09.html -
了解详情
。在犯罪过失中,违法性认识或认识可能性应该是什么违法性?从我国刑法规定来看,犯罪过失所应当预见以及避免的,都是危害结果,而危害结果则是社会危害性(法益受 行为人的违法性认识或认识可能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社会行为在采取行为时应注意的义务,即需要将行为(危害结果)与法规范进行观照,但是,在现代的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21.html -
了解详情
法条的原意。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合法性是指确定罪名要以刑法规定为依据,符合立法精神。[12]我们认为,确定罪名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条文、立法原意和立法精神 作为犯罪,必须有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相应的义务。同时,还应有相应的配套制度(比如说金融监管制度),为财产申报创造良好的环境。我国现行有关财产申报制度有关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18.html -
了解详情
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公民的合法权益者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 。“97刑法”的这些新变化对于更好地发挥缓刑制度的作用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保障。?减刑是我国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刑罚执行制度,是惩办五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在刑罚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13.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中国国籍。它实施犯罪,实质上就是外国公司、企业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我国境内犯罪的,应受我国刑事管辖。因此,将外国公司、企业在中国境内 的整体意志和罪过,是在单位业务活动中,违反法律规定或不正确履行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因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过失实施犯罪行为而实现。即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01.html -
了解详情
的共同逃逸行为不是共同犯罪行为,更重要的一点是,交通肇事罪是一个典型的过失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过失犯罪不是共同犯罪,所以交通肇事罪 什么心理态度。也就是说,共同逃逸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行为,而是那种消极的不履行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之行为是犯罪行为。基于此点考虑,笔者认为:如果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92.html -
了解详情
3)“权益”说,主张“犯罪客体是刑法所规定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权益。”⑦在以上这些观点中,“社会主义社会关系”说为我国传统刑法理论所主张,至今在法学界仍 规范的形式把各种社会利益联系起来,使它可以通过调整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而实现对利益的规范。对于法律权利,笔者认同此种观点,即“法律权利是主体为追求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