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请求权的一项重要内容。[6] 听审请求权是一项复合性的权利,它包括陈述权、证明权、到场权、辩论权和意见受尊重权等内容。[7]其中,辩论权是指 权利。参见刘敏:《裁判请求权研究民事诉讼的宪法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章裁判请求权的意义分析。 [7]参见刘敏:《论听审请求权以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28.html -
了解详情
梳理清晰,排除正确,分流合理,指导适度,引导适当,这是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命题。由于当前民事诉讼的相关法律法规在这方面并没有系统、明确、整体性的成文 ,该女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乡政府赔偿,法院首先需对乡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违法作出认定,其次才是追究其对损失后果是否承担赔偿责任,是故必经行政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61.html -
了解详情
转交期限,以及由于其拖延转交造成不良影响而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3、突破留置送达 应突破留置送达应于受送达人的住所的规定,只要法院找到受送达人向其送达,而 授权,可采取较为强硬的妨害民事诉讼的司法强制措施,如罚款、拘留等。当然,法院在认定受送达人存在恶意时,必须制作和保存相应的证据予以证明。 (三)结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94.html -
了解详情
它能使法官掌控案情,说服当事人,摸不着头绪的调解确实也难调解。但在实践中,诉讼调解贯穿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如庭前调解,很可能就不必查清事实 廉洁现象的发生,保证当事人在案件调解过程中的主动权,确保调解功能的发挥。 实践证明,民事诉讼调解作为一项具有优良传统的经验制度,跟其他事物一样有其发展规律和时代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2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活动的司法实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检察机关作为 原告,债务人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 的财物是否随案移送等。实体 审查主要是确认证据的标准是否达到证明的程度。审查结束后应制作审查结论,对应提起诉讼的,可依职权向法院起诉。以上述案例为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78.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使。人民法院只有依法和正确履行民事诉讼的法定程序,才能不致影响和侵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进而保障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反之,如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得不到保障,那么其 纠正作出判决,不必也不应发回重审,这是由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和举证时限制度决定的。《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11.html -
了解详情
的调解上,因此调解率一直难以提高。 另外,在目前法院大力推行案件质量考核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背景下,一些法官对有些事实认定困难或法律适用复杂,自己难以把握的案件 措施。现行民诉法和刑法虽对妨害民事诉讼的一些具体行为作出了处罚规定。但这些规定针对的都是裁判活动,在诉讼调解中,由于不存在裁判环节,一旦出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04.html -
了解详情
产生预断而影响对案件事实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在德国,甚至在民事诉讼中也要求鉴定人必须保持中立,而不能代表一方当事人,其责任是向法院澄清须专业知识才能明了的 、鉴定人是否出庭作证,有关物证是否在法庭上出示等;如果这种争议是实质性的,即对证据证明力的争议,则不应在证据展示阶段提交法院裁决。这种主要由控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42.html -
了解详情
就会出现应胜诉者不能胜诉,而应败诉者却赢了官司的可悲结局。这样的审判结果与国家设立民事诉讼的目的相违背,而且也是对公正、公平审判目标的讽刺。 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4页-第119页。 [11]黄松有著:《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国情意识》,发表于《人民司法》2000年第6期。 [12]同注释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91.html -
了解详情
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但是退赔或追缴的结果的结论,应由哪个机关作出,还是由当事人举证证明,《规定》 被告人和其他应对侵权损害后果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人。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如前所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