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用地使用权;(三)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四)抵押权人所有的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和牲畜;(五)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其他财产。抵押人 阻却对公序良俗原则的破坏。 五、商品房按揭制度与让与担保制度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在我国大陆个别地区出现了以转移所有权为特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38.html -
了解详情
(二)物权法对策的立法建议 1.关于转交付制度预登记制度 目前已经在我国的几个物权法草案中得到采纳,这表明预登记的制度价值已经得到我国法律界的认同。但是 的标的物是不动产,出卖人的优先权通过登记的方法方可予以保留,登记的期限为买卖合同订立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动产之上存在优先权与抵押权,只要优先权在两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08.html -
了解详情
抵押物而产生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理论问题。因为依物权行为理论,一个买卖合同包含二个法律行为:一是订立给付债权债务的债权行为,二是物权法上的处分行为,处分标的 无权处分人所订合同是无效的,享有优先购买权的承租人及优先受偿抵押权人与买受人之间的合同是无效的,无效合同的何以产生担保责任?体系化、科学化的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73.html -
了解详情
中则直接摘取了前引两个条文(第507条)。 我们赞同将上述规定纳入物权法草案之中,同时认为,知识产权质权虽在设定方法及效力上类似抵押权,但毕竟质押与抵押 上仍采前苏联民法上抵押与质押不分的做法。此款中所规定的抵押权人实为质权人。 [37] 梁慧星主持拟订的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第37 5条[禁止使用和处分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21.html -
了解详情
中其范围涉及地上权、地下权和空间权。“基地”与“地基”是性质不同但又有牵连的两个概念。“基地”是法律术语,是地权的一种。“地基”是建筑专业术语,是指承载 第三人。 (二)对单方登记效力的认可。 现行担保法要求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双方共同登记方为有效,并未规定单方登记的效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95.html -
了解详情
其主要的特征就是优先受偿,在法律适用上得准用有关抵押权的规定。而我国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的两个民律草案主要是承袭日本法的做法,故与法国法 每年都在深化,即使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也没有好转。1975年汉城的人口数为1308417人,住宅数为763084座住宅,住宅保有率为58.3%.参见[韩]合同通信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55.html -
了解详情
人申请拍卖的,二者均归于消灭,受偿顺位依登记的先后顺序;但如果由后设定的抵押权人申请拍卖的,传贳权不受影响。因为传贳权兼有担保物权和用益物权性质,所以 。 3. 存续期间 典权的存续期间,分为典权的期限与回赎权的期限两个内容。典权的期限,是阻止出典人回赎典物的期限,简称典期。在此期限内出典人不得行使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00.html -
了解详情
的物件交付于其债权人的契约。”第2127条规定:“契约上抵押权的设定应在公证人二人或公证人一人及证人二人面前按照公证书方式作成之。”(注:参见《拿破仑民法典 公示对物权变动的意义都胜于意思。拆解公示生效主义,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公示生效主义之功能错位 传统理论认为,物权具有排他性,其变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79.html -
了解详情
采甲说 公司在减资过程中存在程序违法情形,与股东利用公司减资而抽逃出资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违法减资的责任主体是公司,抽逃出资的责任主体是股东,故 在建工程设立抵押。同时,双方在乙公司所在市国土管理局按约定办理了以丙银行为抵押权人的抵押登记。之后,丙银行因追索上述借款本息向乙公司所在省的高级人民法院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1683.html -
了解详情
权主义应予修正的观点,理由并不充分。因为集合物之抵押权与集合物之所有权,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法律承认一个抵押权得设定于集合物,不等于承认集合物上得 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之概念规定,同时也就是对物权绝对原则的宣示。其涵义可从两个方面理解:其一,物权人依自己的意思行使物权具有绝对性,即物权人对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9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