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抢夺罪立法之比较 在祖国大陆第一部刑法典即197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中,抢夺罪与盗窃罪、 诈骗罪一起规定在第151 、 152 罪的成立,必须要乘人不备才能构成。(注:参见刘家琛主编:《新刑法条文释义》(下),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189页;张穹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66.html -
了解详情
学术界鲜见论述。本文认为:(1)实行行为属于危害行为。实行行为是有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行为人如果实施了该行为,就有可能被认定为犯罪。换句话说,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0页。 [5] 参见曹子丹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解释》,中国政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3页。 [6] 参见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3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处罚,但有时也包括未经刑事处罚;(3)连续行为的时间限制,如有的刑法条文或司法解释规定,1年之内或5年之内多次犯罪才能累计,其中包括连续 、公路收费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参与偷逃车辆通行费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1条、第382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未达到上述犯罪追诉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36.html -
了解详情
加以补充、说明、解释。如果将现有司法解释的篇幅加起来,超过了刑法总量的数十倍,刑法条文基本上成了原则性的规定。有的学者情不自禁地发出现在不是在适用刑法 》,法律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17页。 [21]高铭暄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法律出版社1981年7月版,第1920页。 [2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19.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处罚,但有时也包括未经刑事处罚;(3)连续行为的时间限制,如有的刑法条文或司法解释规定,1年之内或5年之内多次犯罪才能累计,其中包括连续 、公路收费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参与偷逃车辆通行费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1条、第382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未达到上述犯罪追诉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33.html -
了解详情
同等原则 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第20条规定,在刑法第399 条后增加一条,即依法承担仲裁职责的人员, 来论证枉法仲裁行为的犯罪化问题也是枉费心机。 此外,对于反方所提枉法仲裁罪条文表述不清、内涵不明、操作困难等理由,正如正方所言,不过是立法表述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89.html -
了解详情
曾经有过将遗弃罪规定在婚姻家庭犯罪之外的考虑。如1950年7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大纲草案》第134条对遗弃罪作了如下规定:对于有养育或特别照顾义务 这6个犯罪规定在一起,作为第四章的最后一部分。这就说明,即便是从刑法条文的客观规定来看,遗弃罪的犯罪客体也不完全等同于那些单纯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75.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的模糊之处可谓是俯拾皆是。 首先, 我国刑法总则中就有许多模糊之处。例如, 刑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 如果当时的法律 一样。 首先, 语言文字本身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特征。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刑法条文也不例外。例如, 对于危害结果究竟是指对犯罪对象的侵害所造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32.html -
了解详情
(日)大谷实.刑法总论[M].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04. [26] (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Ⅱ[M].东京:成文堂,1999.752. [27] 高铭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57.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278. 马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89.html -
了解详情
.1014-1019. [16] 苏惠渔.刑法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887-888. [17]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521-522. [18] [斯洛文尼亚]儒攀基奇.刑法理念的批判 [M].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