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尚未发动之前就已经在民事法院审判的民事诉讼具有绝对独立地位,这种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并无关系,民事法院可以对民事诉讼立即进行审理裁判,而不需要等待提起公诉 八十九条规定:附带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后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65.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个在各种价值观念支配下发现真理的过程,而不是真理本身。实践证明,任何刑事案件都是已经发生过的过去的事情,而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刑事诉讼 的。这就是说,诉讼程序起到的是逻辑推理的作用,其结果并非是必然如愿的。不论最终判决如何,合乎逻辑的诉讼程序为发现必要的答案提供了最佳的工具。[xxiii]只有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43.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对于杀人、强奸、抢劫、爆炸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判处死刑案件的核准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得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行使。 中普遍存在着疑案内请的做法,即下级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出现定罪量刑上的疑难问题时,在判决前向上级法院进行内部请示,然后按照上级法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15.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逐步加以完善: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扩大请求赔偿损失的范围;限制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受理范围;明确附带民事诉讼的时效。 关键词: 附带民事诉讼;独立地位;反思 案件未立案时向民庭单独提出(如果后来刑事案件又立案,则在刑事判决结果作出前,民事案件应中止诉讼,以防止因对犯罪事实的认定方面差异而作出相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90.html -
了解详情
让我们对证据的充分性和证明结论的排他性作一简单的探讨。 所谓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对认定刑事案件基本事实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基本证据必须达到足够的数量,即案件中 王强不服,以其在一审期间的辩解理由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审判决认定王强犯盗窃罪的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笔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74.html -
了解详情
公诉人不举证,或者举证达不到证据确实充分的要求,法庭就可能对被告人作出无罪判决。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审判中不负举证责任,但有举证权利,这一权利仍是 刑事案件的复杂性决定了证明责任只能由公检法机关承担。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分子为了隐匿自己的罪证,所以在作案后往往会伪造现场、毁灭证据、故意造成侦查破案的复杂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73.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种国家活动。这种观点认为,作为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专门工作,刑事诉讼极其复杂,刑事案件即使经过去了侦查、起诉、审判(包括一审和二审)多道程序,经过了 的几乎都是不利于原审被告人的再审,而法院又可以依法通过再审将那些原来被判决无罪的被告人改判为有罪,或者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再加上被害人还可以通过申诉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25.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保护,该法已于1992年1月1日起施行。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自1991年2月1日起就已在全国各级 宣告判决时,应当通知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庭,向其送达判决书副本。宣告有罪判决时,审判人员应当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认罪服法、接受改造、悔过自新的教育,同时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05.html -
了解详情
提前请示的现象较普遍地存在,导致两审终审制形同虚设。经检察院抗诉,二审法院即使发现一审判决确有错误,也出于维护本系统的所谓权威而该改判的不改判。 3.从 ,等等。 2.检察引导侦查,实现侦检一体化模式。改革的构想是:将公安机关的司法职能(刑事案件的侦查)与行政职能(社会治安管理)分离开来,即刑事警察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37.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期间基本处于被羁押状态,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终被法院判决确定为无罪,则对其羁押就是对其人身自由权利的严惩侵犯。作为公民个人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当前我国恶性刑事案件的发案率呈现逐年上升、居高不下的之势,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