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了疑问,难道不同诉讼阶段证据制度的差异会如此之大吗?立案、侦查程序与起诉程序的证据到底有何不同?一审、二审、死刑复核和再审程序的证据制度有实质性 中推行证据开示制度乃是一项创举,然而其实践结果如何呢?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全年,西安中院刑一、二庭共审结各类一审刑事案件350件,其中试行刑事证据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56.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事辩护过程当中注意用我们的职能、用我们特殊的地位促进刑事案件的和解。要考虑被害人的实际情况,促进自己的委托人以及他们的家属换位思考,促进有罪的人 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看案卷材料,同时规定在审判阶段可以看与案卷有关的所有材料,所有材料怎么界定,在实践当中已经产生了不同的认识。还有如何认识律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546.html -
了解详情
,有利于民事裁判权的统一行使,是其可取之处。但将提起期限确定在刑事案件起诉之后,第二审辩论终结之前,如果在法庭调查或法庭辩论过程中提起,仍会 由刑事审判庭还是由民事审判庭审理的问题,自诉案件经裁定驳回自诉,附带民事诉讼该如何审理的问题。我们认为,台湾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这种附带民事诉讼移送制度,一方面体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58.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效益(X)=———————— 诉讼成本(Z) 诉讼成本(Z)是指处理每件刑事案件所平均耗费的司法资源,它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即: 检察院25天,法院15天,总计115天。那么,X2=b/115a; 3、不起诉。适用不起诉平均耗费工作日为:公安机关75天,检察机关25天,总共110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6.html -
了解详情
的后果容易感到公平和满意。对此,有关的调查和实验表明,无论实际上的利弊得失如何,人们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偏爱当事人主义的对抗式程序(参见《程序模式的实验效应 问题。应当看到,真正的控辩式诉讼是十分不经济的诉讼,如果刑事案件都采用这种诉讼方式,国家的刑事司法能力根本无法承受。即使法官在庭前可以了解案情和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9.html -
了解详情
来看,辩诉交易也确实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潜在价值。“美国有90%的刑事案件是通过这一制度来解决的”。 在意大利,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同时,我国司法资源有限,高技能的司法人员匮乏,资金、设施及后勤保障水平滞后,如何合理地配置司法资源,实现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双重价值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3.html -
了解详情
》和《人民检察院诉讼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及六部委的联合规定,因此,对公安机关撤回案件由各地自由把握,对撤回的决定权、时间、次数 犯罪事实。而在我国,行使侦查权的是公安机关,其移送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的案件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对犯罪的指控,同时也降低诉讼效率,浪费司法资源。由此可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28.html -
了解详情
了“未经人民法院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同时基于这一原则,取消了免予起诉制度,确立了疑罪从无原则,明确划分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应当承认立法的 ,导致追诉行为严重的超职权主义倾向。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大部分刑事案件,检察机关对于其直接立案管辖的刑事案件也享有侦查权,并以强大的侦查手段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89.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前提条件:一是该刑事案件中被害人遭受了物质损失;二是该物质损失系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导致的。但“物质损失”和“犯罪行为”内涵该如何确定呢?这又是正确 侵权行为与侵害结果有因果关系,被害人就应该享有诉权。以无赔偿能力驳回原告人起诉实际上剥夺的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胜诉权。(2)被告人是否具备赔偿能力,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9.html -
了解详情
而几乎100%的公诉人都不出庭。这一块工作量也可以考虑如何简化。因此,应当建议公诉机关建立单独的简易程序案件起诉卷宗,以缩小法官审查的范围。在建立单独起诉卷宗 的指导下,与其机械的适应审限,硬性地强制执行,不如积极地对这类轻微刑事案件做化解矛盾的工作,促成当事人的调节或和解,即有利于社会稳定,实际上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