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关于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采用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不得在民事审判中为法院所采用的规则。我国诉讼理论界虽然早就对证据应当具有 ,这意味着不仅其他人无权要求排除非法证据,即使被告人也不得以非法取证侵害了其他人的权益为理由请求法院排除非法证据。美国法院认为,以宪法第4修正案为基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63.html -
了解详情
为代替性(或替代性、选择性)纠纷解决方式,亦可根据其实质意义译为审判外(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法院外纠纷解决方式等。ADR概念源于 效力作司法确认,而这一过程,实际上相当于把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中所达成的合意又重新通过普通民事诉讼程序予以确认,如果没有经过这道程序,人民调解协议依然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446.html -
了解详情
权收集、提供证据,陈述事实,说明理由,论证自己提出的请求的正当性,同时反驳对方请求。开庭审理过程中的质证和法庭辩论阶段,毫无疑问是辩论原则体现最明显的 证据材料,人民法院才能作为裁判的根据。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原则,与刑事诉讼中的辩论不同:第一,辩论原则是建立在当事人双方诉讼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而辩论原则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640.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事实错误和适用法律错误,至于能否包括程序上违法,则值得探讨。从《民事诉讼法》第177条的规定来看,严格地说,裁判确有错误并不能包括程序上违法的内容。 主体,必须是原审案件中的当事人。只有原审案件中败诉的当事人及其一般继受人,才能提起再审。全部胜诉的当事人无再审利益,不能提起。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638.html -
了解详情
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案件的受理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法复[1996]12号《关于受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 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一)直接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或民事行为的效力作出认定。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请求司法保护的民事权利,有些是基于具体行政行为产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86.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错误和适用法律错误,至于能否包括程序上违法,则值得探讨。从《民事诉讼法》第177 条的规定来看,严格地说,裁判确有错误并不能包括程序上违法的内容。 主体,必须是原审案件中的当事人。只有原审案件中败诉的当事人及其一般继受人,才 能提起再审。全部胜诉的当事人无再审利益,不能提起。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005.html -
了解详情
和证据材料,人民法院才能作为裁判的根据。 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原则,与刑事诉讼中的辩论不同:第一,辩论原则是建立在当事人双方诉讼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而辩论原则是 诉讼的被告人只能就自己是否犯罪和罪行轻重进行辩护。第三,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可以提起反诉;而刑事诉讼的被告人始终处于受审地位,不能对公诉人提 起反诉。...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003.html -
了解详情
单向通知证人出庭转为与当事人双方负担,大大减轻了审判人员的工作量。三、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证人不出庭作证已经成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个突出 问题,许多案件 里西《公共财政》1981年商务印书馆第235页施蒂格勒《地方政府职能的有理范围》1957年法律出版社第137页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2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判决一经发生效力,便不得任意 变更或者撤销。(注: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76页。)其效力不仅对作出 的理由是:首先,检察院针对一般 民事案件提起再审违背了民事诉讼中的处分权原则,这个道理和法院提起再审将侵害当事人的处分权一样。有学者认为,检察院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82.html -
了解详情
地相互沟通与协作,从而使法官和当事 人在事实发现、程序促进等方面共同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的一种模式。 [3] 上述三种观点,虽然有所差异,但也可以看出其共同 诉讼程序。 结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充分发挥法官的职权作用和调动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作用,使其相互协作,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