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观念,有利于公法尤其是刑法的正确定位,为我国市民社会的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强调公私法的划分并非否认自二战以来所 民法多而刑法少。17象我国这样一个具有浓厚刑法传统的国家进行法制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倡导和推进刑法的民法化尤显重要。有一点需要强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97.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的合理性,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 1、人民主权理论。根据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国家是根据人们订立的契约建立的,大家必须服从公意。公意即为 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这样,我国政府行为法治化也就有了一个宪法依据。 (二)我国政府信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08.html -
了解详情
也是完善我国刑事法制、保障司法公正、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完全是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重要的法律制度。[95]世界潮流加上人权、司法公正, 。只要我们考察一下诉讼程序中各个不同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就不难发现仅仅依靠分工的理论并不能说明问题。……分工的说法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只可惜总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6.html -
了解详情
被吸纳到现代高校教育系统当中,成为高等教育内容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2.高校法制教育的现况 法制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至关重要,依法治国已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了 的教育,是培养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和塑造体现民主、正义、效率、公平等现代法治理念的教育,依靠传统的枯燥无味的课堂说教事实上很难奏效,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1223.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的角度来研究行政组织[26]。这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无疑为行政法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构成体系等发生了根本性的 核心的改革实践。(一)几个需要组织法研究回应的薄弱领域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5172.html -
了解详情
“宪治”逐步演化,特别是1999年3月15日通过的第三个宪法修正案,明确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从此入宪,“法治” 管制行为进行制约。因此,西方国家对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持“控权论”应是终极性的结论,⑥不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何种波动,著名行政法学者恩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2930.html -
了解详情
本质上只是一种解释法律适用过程的制度。案例指导制度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且能够顺应世界两大法系逐渐融合发展的大趋势。 二、在我国 基础。 (二)我国具有推行案例指导制度的实践基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法成为了我国主要的法律渊源,不论法学理论或者司法实践,都没有赋予“判例”法律约束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898.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的争论远没有结束,如关于行政复议调解的理论基础、范围等问题甚至因为立法的进展而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争论。行政复议是否适用调解不仅是讨论行政复议 多的财力和人力,换言之,调解手段可能会更有利于公共利益的维护。《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指出,应更多采用调解方法,综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037.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由此,我们得知我国反垄断法 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9、宋功德著:《建设法治政府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安排》,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10、高小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694.html -
了解详情
首要结案方式、打牢调解优先理念的思想基础。[4]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等司法指导性文件以及 》2011年第4期。 [9]参见王亚丽: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及其完善,《法治论坛》2009年第1期;王伟海:和谐社会构建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廊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5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