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的中止,应当以公共危险犯的基本法定刑作为减轻处罚的基准,如刑法第114条放火等罪中止的减轻处罚应当是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不包括3年有期徒刑)的幅度 (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第51页。 (70)参见陈君:《论疫学因果关系在污染环境罪中的适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7428.html -
了解详情
雇用童工又发生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⑽然而,非法雇用童工和造成事故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而司法工作人员往往会忽略这一点,从而将雇用童工劳动过程中发生重大 之相冲突。既然经济往来行贿犯罪刑法条款没有配置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作为对合条文的经济往来受贿犯罪刑法条款相应地也不需要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551.html -
了解详情
。新派将自由意志视作心中存在的幻想,[15]在新派看来,人的行动不过是无人格的因果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它并不在理性的掌控之内,而是被先天的生理因素和后天 基于其他有别于一般预防的刑罚目的和刑事政策的考量。反观现代刑法理论,作为德国通说的印象说在不能犯问题上的结论与主张取消对所谓危险结果进行考虑的纯粹主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096.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的阶梯,它的最高一级就是那些直接毁灭社会的行为,最低一级就是对于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可能犯下的最轻微的非正义行为。在这两极之间,包括了所有侵害公共利益的 与刑法万能观完全暗合。这也许就是我国金融刑法修正中无先而后现象生成的另一种因果逻辑关系。 三、无先不后:金融刑法修正中立罪至后逻辑规则之持守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378.html -
了解详情
之却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就是一种法律拟制。作为例外规定,不能推而广之地认为,携带凶器盗窃的也构成抢劫罪。刑法设立法律拟制条款,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形式 按照学界普遍认可的结果加重犯理论,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张明楷著:《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169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457.html -
了解详情
肇事后逃逸的问题上,肇事人主观上是故意的,而且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符合共犯的构成条件。[15]在笔者看来,这一辩解将行为的故意等同于犯罪的 并不脱逸于语义,但是若将其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认定标准,则并不见得合适。 再如,我国《刑法》第145条规定了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疗器械罪,无论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892.html -
了解详情
肇事后逃逸的问题上,肇事人主观上是故意的,而且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符合共犯的构成条件。⒂在笔者看来,这一辩解将行为的故意等同于犯罪的故意, 并不脱逸于语义,但是若将其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认定标准,则并不见得合适。 再如,我国《刑法》第145条规定了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疗器械罪,无论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886.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适用刑罚,或者是实行数罪并罚,存在争议。 如案例:甲公司犯走私普通货物罪,被告人张某作为甲公司的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部分刑事责任。同时,被告人张某又单独犯有 ,如行为标准说、法益标准说、因果关系标准说、犯意标准说、法规标准说、构成要件标准说等。其中,构成要件标准说为我国刑法学届普遍公认,即犯罪构成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695.html -
了解详情
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破坏婚姻家庭的行为破坏了这个基础和前提,而作为社会保护和人权保障的刑法,将严重破坏婚姻家庭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早已有之。我国台湾地区的刑法 第988条至第997条之规定。因而致,系就因果关系言。必其婚姻所以裁判为无效或可撤销者,即系以诈不使之事实为原因而后可。本罪的构成要件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774.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方面表现为特定严重危险结果的发生与过失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通过考察我们发现,过失危险犯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相关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交叉 ,否则就会破坏现代人生活所依赖的法文化。{14} (三)严而不厉的刑事政策 刑事政策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整体的公共政策或者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9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