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物后,是否将财物据为己有,不影响贪污既遂的认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10年1月1日印发的《关于办理国家出资企业中职务犯罪案件具体应用 资产处置过程中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给特定关系人持有股份或者本人实际控制的公司、企业,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561.html -
了解详情
指内部人之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利用他人名义持有的股份,均视为内部人的持股,即构成内线交易?其实,应视个案具体认定之,不可一概而论。 详言之,若内部人 主体仍有不少法律问题存在。特别是台湾法院对于消息受领人的判决仍然留下很多问题没有交代。例如,前述龙岩人主大汉公司案,即是例子。依其判决事实,被告在办公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252.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利用职务便利,是指利用主管、经营公司事务的职权,为自己或者第三人牟利,不需要本身事先占有、控制、支配着所获得的财物。对于受贿型犯罪而言,利用职务上的 [6] 参见王志贤、陈泽龙、李溪洪:职务侵占罪中职务性与本单位财物的认定,载《人民司法》2009年第22期,第66页。 [7] 参见陈如霞、宋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631.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或其他动产划转脱离债务人实际控制,则可视作执行终结,该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3)对于股权、车辆、不动产,如果已经完成财产变价手续,相关人已支付对价,即使未 并没有丧失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南湖支行并未从执行过程中获得实际财产利益,该执行案件并未执行终结,不能认定华诚公司在其出资不实的范围内中已对南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184.html -
了解详情
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因此现代各国大都采用了客观标准,即以一个合理的、谨慎的人的行为标准对董事是否履行了信义义务加以评判。如德国《股份公司法》规定:董事会 如果董事的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对公司的控制,那么则可认定这种反收购行为是不正当的。不仅如此,如果董事主观上认为其是在为公司的利益进行反收购行为,但却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361.html -
了解详情
对商品产生混淆,从而造成侵害注册商标人商标权的后果,即销售商的销售行为与生产商的生产行为连在一起才能产生侵犯商标权的实际效果。[28](P156)由于生产和 ,关于商标权对商品流通控制到何种程度的争论不休。例如,对于搭赠行为是否属于销售的争论,反映出销售一词含义的有限性。在北京市糖业烟酒公司诉北京美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220.html -
了解详情
事物。[1] 我国法院在司法实务中亦通过肯定可预见性为过失的认定铺平道路,例如,在一个涉及安全保障义务的人身伤害赔偿案中,法院就指出:水火无情,郑和公园 控制人相对于他人而言掌握了更为充分的信息,若要尽量减少侵害,较好的办法是推动危险源控制人利用这些信息,于此不再区分理性行为还是非理性行为,原因在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502.html -
了解详情
出现特许人借此进行违法诈骗活动,设定相应的门槛,有效控制被特许人的经营风险,实现被特许人利用特许人的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等经营资源,获得较强的 资本控股在50%以上为标准。[10] 在不宜机械的认定必须由特许人直接经营直营店的同时,亦不能无限度的扩张关联公司的范围,否则将容易导致无法实现规定直营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831.html -
了解详情
之时起,有限合伙人纳入合伙合作对象的普通合伙人就是其关联公司或实际控制的实体。这类似于人们熟谙的公司法中的刺破公司面纱理论:如果法庭认为成立 条款。[21] 安全港规则通过明确列举不视为有限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行为类型的方式,为有限合伙内部经营管理权的分配认定提供了一定的指引,因此,应当允许经营管理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8772.html -
了解详情
设计。然而,无论是辅助侵权,还是引诱侵权的认定,都存在一定弹性。由于间接侵权行为是将非专有权控制范围的行为纳入知识产权人的控制范围,这其实是知识产权的延伸 必须采取谨慎态度,不能随意扩张主观要件的认定标准。主观要件认定以知道或应当知道为基本前提。知道以行为人对侵权行为的实际认知为条件。应当知道是一种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1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