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必要联系的问题,没有普遍有效的答案。作为欧洲所有法律制度的共同特征,因果关系不仅归属于侵权行为法基本规定的内容,而且构成了其他几乎所有赔偿法责任构成 在横征暴敛上变本加厉,就注定要崩溃于无法摆脱的恶性循环。对法律(确切地说是刑法)一统天下的狂妄追求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以国家暴力资源为后盾的公共惩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45.html -
了解详情
的相当条件,是指一个条件(行为)显著升高发生结果的可能性。 相当因果关系说是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学说与实务的通说。按照台湾地区最高法院的意见(76台上字 上与前述交通领域上的信赖原则几乎相同。 五、危险行为导致结果发生 (一)因果流程的常态 一个行为制造不受容许的危险,这个行为与结果的发生虽然有事实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66.html -
了解详情
的相当条件,是指一个条件(行为)显著升高发生结果的可能性。 相当因果关系说是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学说与实务的通说。按照台湾地区最高法院的意见(76台上字 简介】 林东茂,单位为东吴大学法学院。 【注释】 [1]并非所有结果犯都有因果判断的难题,如窃盗就没有。 [2]答案应该很清楚。如果被害人平日没有心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83.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结果的具体性预见可能性说)原先在设备上存在的管理过失和与侵害结果的因果关系都会遭到否定[17]。 因此,要将管理、监督过失的预见可能性程度界定为可能 诉辩审评重大责任事故罪》,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2][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王良顺:《单位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13.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 关键词:不作为犯;作为义务;刑事法律义务 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问题历来是刑法理论的难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司法实践中不作为判例的增多,人们对这一 非现实性特征的具体体现。所以,作为义务的产生无需以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因果关系能现实地具体支配为条件。 (2) 关于形式要素与实质要素统一说。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70.html -
了解详情
身体动作, 便不属于刑法中的行为。 2.有意行为说。后来的自然行为论者开始肯定行为的意思, 认为意思是身体举动的原因, 肯定其间的因果关系, 认为行为是基于 行为论 社会行为论是于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学者施密特( Schmidt) 在批判因果行为论与目的行为论的基础上创建而成的一种折衷理论。其代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56.html -
了解详情
身体动作, 便不属于刑法中的行为。 2.有意行为说。后来的自然行为论者开始肯定行为的意思, 认为意思是身体举动的原因, 肯定其间的因果关系, 认为行为是基于 行为论 社会行为论是于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学者施密特( Schmidt) 在批判因果行为论与目的行为论的基础上创建而成的一种折衷理论。其代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61.html -
了解详情
宋福祥见死不救被判处故意杀人罪(不作为)的有罪判决以来,我国不少民法学者、刑法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别阐述和论证了该案判决理由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合理性显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 夫妻一方不作为与他方自杀身亡的因果关系 刑法理论中的因果关系,是指犯罪构成要件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客观存在的,包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312.html -
了解详情
的、物理的过程来把握。及至二次大战前, 这一理论在德国刑法学中占据支配地位。作为因果行为论代表人物的李斯特就认为: 所谓行为, 是对外界的有意的( 。道理非常简单: 刑罚权集中体现了和平时期作为整体利益代表的国家与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刑罚权的发动标志着和平时期所有暴力机关对公民个体的追诉。而行为概念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94.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参与杀人,只是利用了被害人不能抵抗的状态,其行为与杀人结果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在伤害致死罪、强奸致死罪、抢劫致死罪等结果加重犯中,如果不 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451 - 454页。 〔31〕张明楷:《刑法学》(第3版) ,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9页。 〔32〕张明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