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 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提前30日通知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单位需要支付的经济补偿金。 计算公式: 经济补偿金= 工作年限×月工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932.html -
了解详情
和规章,不同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对同样问题却有不同的规定,例如劳动合同的违约金设立条件、竞业限制的范围、经济补偿金的标准等各有不同,这造成了省与省 解除的经济补偿金制度。现行《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而劳动合同的终止不需要支付任何补偿,有些企业就采取签订一年期甚至更短期限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593.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上是个选择题,明显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就应以对员工有利的原则为出发点,从轻发落。 二、 规章制度如何获得法律效力 既然规章制度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制定 错误,不至于解除劳动合同。倘若是一家生产烟花爆竹企业的职工,在单位车间的吸烟行为就是极其危险的,在规章制度中或合同中将吸烟的行为作为解除的条件是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18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案的诉讼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诉讼,在审判实践中,对诉讼主体的确定,应具备三个条件:(1)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2)案情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签订劳动合同的程序,对违约赔偿作出必要限制和规范,增加用人者(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行为的法律责任;要增加规定对用人者(单位)故意拖延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29.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商业秘密而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保密期限尚未届满的情况下,劳动者仍负有保守秘密义务。所以劳动关系终止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就继续 用工制度改革紧密联系而已。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应当服务于改革,决不能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争议置于司法调整范围之外。就机构改革、企业改制导致职工下岗和拖欠工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95.html -
了解详情
三种情况没有作出规定,我们认为对劳动者与发包方解除了劳动合同,与承包方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后发生的劳动争议,承包方和劳动者为诉讼主体,发包方不再列为当事人 15日内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劳动法所规定的条件,如果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没有作实体处理,而只是作出程序上的处理的,当事人能否向人民法院起诉?为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761.html -
了解详情
但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则特别禁止了企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即便是存在末位淘汰的制度,员工在考核中也处于末位,但只要其符合岗位胜任标准,企业也不能以考核末位作为非过失性解除的情形来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36:银行末位淘汰员工官司败诉 法院认为其行为不合法 河南省南阳市一家银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44.html -
了解详情
,符合法定解除条件的,应当确认解除。《纪要》还对涉外劳动关系的相关事项作出了明确:其一,对于外籍人员在中国就业未办理就业就业手续的,劳动合同无效, 《劳动法》及其配套规定计算,2008年1月1日后的经济补偿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计算。 经济补偿金的基数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43.html -
了解详情
与劳动者享有知情权,要求双方诚实信用,劳动者如提供虚假信息就是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 ,使其具有可操作性。用人单位可以在录用条件明确表明,同时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劳动者提供虚假信息可以作为用人单位随时解除合同的条款之一。 二、对劳动者身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083.html -
了解详情
规章制度必须符合“民主程序制定”、“合法”,“公示”三个条件,才可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2、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规章制度违反法律、 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风险分析】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4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