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的描述。在罪刑法定原则下,一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关键在于行为是否符合罪状对具体犯罪构成的描述。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对 我国刑法中有不少兜底条款,如贷款诈骗罪中的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信用证诈骗罪中的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合同诈骗罪中的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98.html -
了解详情
与住宅安全,保障公民安全感与信任感的最后一道防线。假如犯罪行为人最初入户只是为了进行诈骗、强奸、猥亵等犯罪,但由于发生被识破、被钱财诱惑等改变犯罪意图的 不应认定甲犯入户抢劫罪较为妥善。除此以外,由于行为人与被害人的特殊关系,对是否构成入户抢劫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对入户抢劫规定的微探。 入户抢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36.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给予适当救助。 (六)关于网民反映对常规犯罪打击不力的问题。 答复:盗窃、诈骗、抢劫等常见多发性犯罪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最大。一直以来,包括 不能把法律适用交给法官以外的任何人去判断,包括不能把权利是否存在、是否构成侵权、是否构成商业秘密等法律问题交由鉴定机构去判断,鉴定结论不能代替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86.html -
了解详情
见代理不成立,相对人则无权要求由被代理人承受法律后果。 (三)被代理人自身过错 是否构成表见代理,主观方面只需从相对人一方考察,与被代理人过错无关。即使 无任何关系,伪造了本人的介绍信、公章等与相对人签订合同(行为人是欺诈或诈骗)。相对人对行为人伪造介绍信和公章也难以分辨,没有过失,并有理由相信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38.html -
了解详情
的矛盾统一规律,只有做到罪刑相适应,才能使罪犯受到公正、合理的惩罚,而惩罚是否公正、合理,又直接关系到能否促使罪犯认罪服法和接受改造。所以,坚持罪刑相适应 《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36.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理由如下: 被害人将烟交给被告人,仅是将香烟供被告人查看与选择以便其决定是否购买,并非将香烟无偿给予被告人的处分行为,在此阶段,无论是在手中查看, ,被告人可以安全离开。所以本案的欺骗与占有关系在时间顺序上也不符合诈骗行为的构成。 综上所述,本案的欺骗只是方便了被告人盗窃行为的实施和盗窃后的安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89.html -
了解详情
间没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属证据脱节,事实不清。马某不到案,则难以认定张是否参与诈骗。因此对认定张某犯有诈骗罪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三、对案件的证据之间的矛盾要 真的,十九包是假的。根据十一包的价值与李军赊欠的种子价值之差,其数额构成诈骗罪。但李军辩解三十包服装当中,十九包是真的,十一包是假的。以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5.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的问题,关键的问题不是对惩罚性赔偿金本身的态度,而是对多收电话费的行为是否构成服务欺诈行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服务欺诈行为的主观要件的认定。西城区法院 ,与构成侵权行为的欺诈行为并不相同。例如,利用合同进行诈骗,订立合同是诈骗的手段,侵害财产是其目的,因而这是侵权行为而不是违约行为。服务欺诈行为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16.html -
了解详情
的身份系周某元的律师来看,周某元一方的证言在买卖关系上高度一致,但是否存在借款抵押关系却避重就轻,承办人认为三人的证言可信度不高。承办人基于这一点复核了 时,才由刑法保护。本案中,侦查机关混淆了经济犯罪和民事纠纷的界限,模糊了合同诈骗和民事欺诈两种相似行为。在经济交往中,在不损害公共利益、集体利益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3324.html -
了解详情
,其错误认识的范围仅限于A男子的身份,而非自己的财物,因此不符合诈骗的构成要件。 其次,在盗窃罪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之间,从行为方式上看 认定这两个方面。最高院是完全排斥盗取虚拟财产的行为认定为盗窃罪的可能。 这是否意味着,在这之后的盗窃虚拟财产案例,都会这么判呢? 事实并非如此。将虚拟货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69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