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这里的罪行极其严重,是指犯罪的客观危害极其严重和犯罪的主观恶性极其严重,也就是所谓罪大恶极。应当指出,罪行极其严重是刑法总则的一般规定。在刑法 ,则本案就被定罪。排除有利于被告人的合理怀疑是无罪推定原则的派生原则;而排除不利于被告人的合理怀疑是有罪推定思想的必然结论。(2)控方在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979.html -
了解详情
无法逾越的难题。 (一)刑事指导性案例必须受制于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客观主义立场 罪刑法定原则的题中之意是法律成文化,以满足法的确定性要求,实现法的安 指导性案例的编选,都要避免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的抵牾,防止法官根据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定罪,或者将先主观后客观的逻辑运用到指导性案例形成过程中,从而在司法实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174.html -
了解详情
指南;其二,力图将罪刑法定主义、法益保护主义、责任主义等刑法基本原则渗透至刑法理论之中;其三,立足于法益侵害说(结果无价值论),主张贯彻法益保护主义与自由 ,而非解释之后的构成要件。另外,要保障罪刑法定主义,这不仅涉及构成要件要素,还涉及违法阻却事由、责任阻却事由、刑事责任年龄、客观处罚条件等[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23.html -
了解详情
的认定树立了一个客观的标准,有助于贯彻罪刑法定原则,防止罪行擅断。但是,犯罪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有时对于犯罪的认定并不是那么容易,仅仅依靠 [J].法学杂志,2007,(1). {4}黄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景下我国资格刑的新解读[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5}刘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70.html -
了解详情
的认定树立了一个客观的标准,有助于贯彻罪刑法定原则,防止罪行擅断。但是,犯罪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有时对于犯罪的认定并不是那么容易,仅仅依靠 [J].法学杂志,2007,(1). {4}黄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景下我国资格刑的新解读[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5}刘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30.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成立以后,虽然也制定了刑事诉讼法,但是,程序法却并未因此而改变其实体法的附庸地位,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法律将查明案件的客观事实真相居于刑事诉讼价值体系的最高 实现法庭面前人人平等;二是要求法院在刑事诉讼中更加严格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坚决反对有罪推定。随着法治的深入发展和人权事业不断弘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99.html -
了解详情
与既经确定,且已开始执行之情形,不可同闩而语,自应划入数罪并罚之范围内,庶可贯彻立法之本旨。{2}(P233234)由此,判决宣告说之范围过窄与刑罚 的具体途径,原则为根基,指导方法的运用,方法是原则的具体体现。我国台湾地区刑法理论是严格区分原则与方法的:韩忠谟认为,关于数罪并罚之处罚方法,有下列三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31.html -
了解详情
实质不公(不合理);另一方面,对量刑自由裁量权不加限制的所谓绝对司法能动主义,也是不行的。依据实质性的罪刑法定原则和量刑实质及规律,量刑的自由 适用范围提高到5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当前刑事审判的客观情况。 三是赋予被告人对简易程序的选择权与自愿认罪后获得明确量刑折扣的权利,构建认罪激励机制。 这样也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87.html -
了解详情
也包含着灵活性和变动性。一切概念都是灵活性和确定性的统一。刑法上的概念包括犯罪构成的概念也是如此。这不仅没有影响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反而是它赖以存在和发展 的出发点。[11] 2.构成要件该当(符合)性。构成要件是刑法上有关禁止的行为的客观的、具体描述的规范的内容。所谓构成要件该当(符合)性,是指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88.html -
了解详情
。[6]显然,当这种客观上的司法危险与主观上的附和舆论相结合时,司法危险很容易演化为个案不公。 应该看到,司法机关在办理个案时背离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承受的压力 ),运用刑法时也需慎而又慎,能不用则不用。我国的刑事立法实践在贯彻罪刑法定主义这种精神旨趣方面,显然还不尽人意。这倒不是完全由立法者的立法理念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