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通过公告让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尽快获悉法院传唤的诉讼文书的内容。因此,我国应当对公告送达方式进行改进,让受送达人特别是被告尽量获得程序通知。这就要求 市民经常阅读的报纸上进行公告。再次,赋予当事人对公告送达方式不服的救济机会。对于违反法律规定进行公告送达,从而侵害当事人的听审请求权的,当事人有权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883.html -
了解详情
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公开宣判程序: 一、通过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行审判方式改革,不断提高当庭审判率,直接对当事人宣判; 二、对不能当庭宣判的案件 讨论,不能确定宣判时间的,应另行通知当事人到庭接受宣判。 当庭宣判的,要在法定时间内向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定期宣判的,在公开宣判时随即对到庭当事人送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98.html -
了解详情
、一审开庭传票、一审判决书、上诉状副本、二审开庭传票、二审判决书等法律文书,如果每一环节均公告送达。那么一、二审审理期限势必很长,规定审限就变得 的面面俱到;(5)由庭长进行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庭室人员及时合议案件。 十、案件汇报方式效率问题 主办法官除须向合议庭汇报案件外,有时还要向本庭庭长、主管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70.html -
了解详情
,不需进行过多的论述认定,法庭尽可能设计制作统一的、格式化的、填写式的法律文书,办案过程中法官可以根据需要当即填写签发,不需每一份都另行制作 到庭的,法院“可以当即审理”;第144条规定,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简便方式随时传唤当事人、证人。”这些规定,已经明确了审理简易程序的案件不必受普通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83.html -
了解详情
要结合“专递”司法解释第十一条第二款才能正确适用。该款规定:“受送达人能够证明自己在诉讼文书送达的过程中没有过错的,不适用前款规定。”笔者认为,认定受 负责。 依《民事诉讼法》、《邮政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邮政企业和邮政工作人员不得向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提供“法院专递”的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6.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并办理有关审判其他事项的人员。书记员的具体工作职责是专门负责诉讼文书和法律文书的送达,安排谈话开庭时间,协助程序助理做记录工作,办理收、退 ”审判运行机制注重当事人主义进行原则,法官居中裁判。当事人主义进行原则是当事人主义审判方式在审判运行机制中的表现。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法官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6.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接受调解。5.赋予当事人反悔权的规定有待完善。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书送达前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反悔,而无需任何理由。因此,当事人在诉讼中达成的 不敢和不愿做调解工作。9.“送达”已成为制约法院审判效率的重要原因。送达是指法院依法定方式将诉讼文书或法律文书递交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签收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26.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应当依法定程序将作出的行政行为告知行政相对人。行政行为的告知可以分为两种方式:1.实际告知。实际告知是指行政主体当面将作出的行政行为告知行政相对人,为 相当的便利性,但对行政相对人来说可能是不公正的。如邮寄送达中由他人代为签收的行政法律文书,可能因种种原因未能到达行政相对人手中,行政相对人因此根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24.html -
了解详情
在进入执行程序后,除被法院裁定终结执行的(民诉235)以外,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全部执行完毕前,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得随时请求法院执行 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在该类案件,债务人人数众多而且范围稳定,债权人采取公告方式送达债权转让通知,应属适当。唯其中之省级有影响的报纸,宜解为债务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2373.html -
了解详情
,致使人民法院在面对单独存在的婚姻登记程序瑕疵问题时仍然认识不统一,应对方式多样。如有人民法院认为,虽然婚姻登记程序瑕疵存在,但只要婚姻双方当事人符合 能否依法充分行使。对离婚案件诉讼文书和法律文书的送达,人民法院必须准确把握送达的目的,坚持合法送达。合法送达一方面要求送达人员合法、送达方式合法(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9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