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某提出精神损失没有法律依据。 我方提出:1、黄某已构成九级伤残,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所获得的残疾赔偿金只有15200元,相对与人身损害赔偿可以获得 在程序告知工伤职工先按工伤保险条例处理,并不禁止劳动者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且,只有劳动者先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处理后,才知道其获得工伤保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62.html -
了解详情
1、主体要件 依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2条,国家赔偿责任中的侵权主体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宪法》第41条规定“由于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 禁止的,而受害人的权益是法律保护的,一旦发生侵权行为,侵权方无论主观上有无过错,都应承担侵权责任。 3、损害事实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要求是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247.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307页)通说认为,我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始于1986年《民法通则》。《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 这一规定是对《民法通则》第120条最权威的解释。因此,该条款的规定为精神损害赔偿提供了法律依据。2001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242.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损害,要求刑事被告人对因其犯罪行为而给自己造成的精神损害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中进行物质化赔偿的法律制度,其构成要件有三:一、刑事被告人的 嫌疑人。但是如果这些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刑事追诉已经停止且不再继续,则附带民事诉讼无从提起,自然被害人所遭受的精神损害也只能依据民事诉讼法另行独立提起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83.html -
了解详情
汤维建:不是使宪法跟生活格格不入,事实上这是对宪法的一种片面理解。宪法一方面是法,是具体的法律依据,所以它是母法;另一方面它又给予所有纠纷以保护。 民事赔偿,除了要追求责任以外,婚姻权受到损害怎么获得民事损害赔偿?这些问题都是利益宪法化,要保护的问题。 汤维建:如果诉权没有上升到宪法层面,法院是否受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08.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的现状极不相称,未能充分发挥《国家赔偿法》应有的法律作用。 二、刑事赔偿案件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在认识上不一致。刑诉法规定,不 有失公平。民法通则中明确了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但现行的国家赔偿法没有关于给予精神赔偿的规定。在具体的实践中,当事人受到的精神损失往往远远大于其直接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82.html -
了解详情
或制定新的法律来创造新的程序形式的需要。在消费者维权诉讼、环境污染诉讼、涉及国有资产保护等案件中,原告的诉讼请求既包括纯粹私益性的金钱赔偿,也包括 身份提起的民事诉讼。对于此类诉讼,目前人民法院尚无受理的法律依据。另见苏泽林:《关于立案审判专业化的若干问题》,载《人民法院报》2006年11月30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14.html -
了解详情
的统一刑事审判部门与民事审判部门对于刑事损害赔偿的执法尺度,加强相互的协调。 注释: ①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法律依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 信箱。 ⑥对此,理论上是有分歧的,并且实践中有些法院判决赔偿的死亡补偿费却是属于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所确定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之一。参见谭永多、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03.html -
了解详情
人权的关注和保障,是社会正义和效率的要求。保障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权利已是世界刑事法制的一大趋势。比如法国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对 自由。强行代替法人或其他组织行使民事权利,实行国家干预并无充足的法律依据。在国家财产遭受损失的情况下,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原告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76.html -
了解详情
双方之间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配偶一方的过错是对婚姻法规定的夫妻间应尽义务的违反,造成另一方精神上的损害,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新婚姻法在借鉴外国法 金额的确定原则。 (一).法官自由裁量原则。《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10条的规定给精神损害赔偿的计算提供的立法依据。该解释第10条第(五).(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