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制度。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的庭前审查仅限于起诉书是否具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和附有法定的证据材料,即使是这样简单的庭前 。其次,依照我国现行规定及理论认为, 撤回起诉应当由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公诉人无权自行决定。而法庭审理和法庭辩论往往在同一个案件中是前后不间断地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274.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由人民检察院在庭审后提出。 然而这些规定在操作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公诉人公诉与审判监督的双重角色无异于在赛场上既当球员又当裁判。西方有句 简易程序审理的条件,经人民检察院建议或同意,办案法官可以在立案当天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和展示所有涉案证据,并征询他(她)是否同意实行该制度的意见,如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13.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倒置。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举证期间与说明时限。 举证,是指国家公诉人、自诉人和被告人在庭审中出示证据证明自己主张的诉讼行为,是证明的组成部分。举证 ,这不仅给侦查、起诉设置了障碍,也让被告人的说明具有针对性。被告人在没有收到起诉书之前,对拟将被指控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具体数额是不清楚的,说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097.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必须听取被害人及其委托人的意见。在法庭上,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并且经审判长许可后,有权向被告人、鉴定人、证人 ,有利于弥补人民检察院抗诉工作的不足,也有利于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监督。公诉人所追求的利益价值与被害人的利益是不完全一致的,而被害人上诉权正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076.html -
了解详情
、鉴定人、勘验人等回避的权利。在日本,实行起诉状一本主义,禁止检察官在起诉书中添附证据材料或引述相关内容,以防止法官产生预断而影响对案件事实做出客观 项基本理念.如果说,检察官客观义务的理念适用于整个刑事诉讼活动,包括审判中充当公诉人角色的活动,那么,检察官的中立性则仅适用于审前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42.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的刑事法庭上,我们经常听到法官要被告人交待问题,例如: 审判长:你你就《起诉书》指控你的事实,啊,围绕这个中心交代问题。 被告人:嗯 交代问题预设你是 比方刑事审判中的公诉人和辩护律师,他们的总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案件上,公诉人的目的是控,而律师的目的是辩。目的不同决定这些人的出庭角色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86.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因为部门利益所致,都不同程度地行使着这项权利,而且在其侦察终结报告或起诉书中都堂而皇之地援引《刑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由于侦察机关和起诉机关 。这样,不但诉讼经济,而且也能保证被告人财产认定的公正性。 在法庭审理中,公诉人作为控诉方对其提出的适用法律方面的意见,不仅应当提供被告人犯罪行为方面的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794.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点,不承认不行。随意抽取已办结的刑事案件,就可以发现,判决书对于起诉书指控的事实,判决书通常是照搬,而对于被告人的辩护或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则高度概括 ,这已为我国刑诉法所接受,其中第47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88.html -
了解详情
坚持的。公检法相互配合的原则得到张扬,对被告人权利的本能性限制仍然较为广泛、公诉人当庭充分举证制度交未真正确立、法官在庭审中仍然保持积极姿态、判决书的简约化 ,从司法实践具体操作中看,《意见》规定可以简化的主要有:被告人可以不再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供述;简化或省略讯问、发问;对无异议的证据,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35.html -
了解详情
权提出不同于公诉指控的诉讼主张。在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中,当被害人与公诉人持有不同意见时,如何处理二者的冲突和争论。等等。 [3]Robert Alexy,A 二战后,日本刑事诉讼法废止了讯问被告人程序,而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对起诉书的认可与否程序和提问被告人制度。其中,即使被告人放弃沉默权,就犯罪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