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价值选择, 结合我国法律传统、现实社会要求和世界民法发展趋势在我国即将制定的民法典中正确反映这一追求。 [关键词]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瑕疵;立法完善 由于意思表示理论 短两种期限。《德国民法典》规定, 撤销权行使的最短限为一年, 最长限为三十年。其中第121 条, 因错误和误传而产生的撤销权,“撤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61.html -
了解详情
的只是一张空白委任状,于是有人考虑用某种方式予以限制,不当得利类型化理论由此产生。在不当得利的类型化中,除给付不当得利外,权益侵害不当得利受到学者 年版,第235页。 [19] 见《今晚报》1995年5月28日。 [20] 《德国民法典》第816条规定:“Ⅰ 1.无权利人就标的物进行处分,而该处分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09.html -
了解详情
系统理论的提出及物权制度在立法上的定型这一任务,则是由1900年《德国民法典》完成的。 物权的“概念”与物权的“观念”是不同的。 物权的“观念”,是 当这种占有关系被奴隶制国家赋予强制力时,人类社会最初的法律意义上的物权关系就产生了。而从社会学更为广阔的角度出发,学者对于物权尤其是所有权的起源及其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06.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或者按照其诞生地普遍的称呼,为“抽象性原则”。 ( 注:abstraktionsprinzip,为德国民法的统称。)所谓无因性原则, 即第三人作为物权取得人,其所 。无因性原则的价值到底如何,新近出版的德国最权威的《德国民法典》的注释文本的看法是:“抽象原则的产生并被立法所采纳,根本上并不是纯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84.html -
了解详情
其具有占有的推定力。还有观点则主张占有的推定力和登记的推定力具有同等价值。《德国民法典》第1以拓、1伪5、1227条均规定,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以动产为 ,然后作成证券以表彰之。如记名的不动产股票和债券所表彰的权利并非因证券的作成而产生,权利的行使也不必以证券的占有为必要,只是在证券转移时,应将取得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14.html -
了解详情
的利益。如何设计这一制度的内容,关键取决于如何分配执行法人职务的自然人行为产生的风险,妥善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使受害人之损害得到充分的填补。同时需要顾及 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⑨] 《德国民法典》第31条(社团对机关的责任)规定:社团对董事会、董事会的成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74.html -
了解详情
很可能对一般人格权的确立与否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德国法上,关于一般人格权的争论,首先主要是围绕着是否承认一般人格权为《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 而在具体立法例上,瑞士的相关规定很是值得我们关注。一般认为,《瑞士民法典》第28条第12项[52]首先规定了自然人的人格权概括性保护条款,[53]而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87.html -
了解详情
典第328条为第三人利益契约条款的规定作为当事人请求权基础,其主要目的在于弥补德国民法典雇主责任制度的不足,加强保护与债权人具有特殊关系的第三人的利益。德国 、82、86页。)此种信赖关系的成立,非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其直接产生于公平正义观念。基于这种信赖关系,契约当事人负有照顾、忠实、说明、通知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04.html -
了解详情
在政治上实行专制主义统治,个人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观念无由发生,不具备近现代民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现今中国民法,非中华本土所产,是从外国民法继受而 五编,共计1569条。其概念体系、编制体例及前三编内容,系参考德国民法典和日本民法典。《大清民律草案》于1911年进入审议程序,未及正式颁行,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11.html -
了解详情
在范围上具有一致性;法人行为能力由机关或代表人实现。[1]但是这种认识随之而来会产生很多相关的问题,如既然法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在享有时间和范围上 《民法通则》中对于“其他工作人员”缺乏《德国民法典》的“组织任命”的要求,这样使得法人是否也要对基于普通授权委托产生的一般代理人在代理过程中承担责任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