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等有关惩治恐怖犯罪的国际公约。在履行这些国际公约规定的义务的同时,我国还在国内刑法中加大了打击恐怖 行动也是成效卓著。近年来,西方主要国家还签署了一系列打击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双边协议和多边协议。[50] 上述国际组织、区域组织以及双边合作在加强惩治恐怖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0.html -
了解详情
定都存在偷税行为;根据2001年4月修改后发布的《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都不能构成犯罪,因为不符合刑法规定的偷税罪数额标准,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尽管《高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0.html -
了解详情
困难的犯罪,我国可以采取一定的刑事立法、司法对策来应对。 关键词:刑法,严格责任,否定,立法,司法 所谓刑法上严格责任,是指刑法规定的、只要行为人实施某 不必按此罪处理,因此,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规定的说明其财产真实来源的义务主要是说明其财产来源具有合法性的义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故意犯罪,即国家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3.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故意犯罪与共同过失犯罪。虽然这一推论在逻辑上没有任何问题,但并不就此意味着我国刑法对于共同过失犯罪的规定应进行修改,也并不就此意味着共同过失犯罪的 协作,若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使得共同的注意义务被违反,从而导致刑法所规定的危害结果的出现,数共同过失行为人就要共同承担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74.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与犯罪客体。例如有些教材这样写道,“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都必须具备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这 认为,“犯罪客体要件指刑法所规定的,行为成为犯罪所必须侵犯并且已被侵犯的合法权益。” [11](P116)“或是对一种义务的违反” .综上所述,学者们分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1.html -
了解详情
自然人犯罪相比较,单位犯罪有其自身特点,具有更为严格鲜明的法定性。单位是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组织,特别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 、关于单位犯罪后变更、终止等情况下如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问题。我国刑法规定自然人犯罪后死亡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单位犯罪后发生合并、分立、撤销、解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html -
了解详情
的研究并不以国家治理需要为准则,因此,范围与种类是与刑法大有出入的。比如,我国刑法对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作了明确规定, 则构成了国家犯罪。由此可见,国家行为主体是否存在犯罪故意不是国家犯罪的必要主观方面。 犯罪过失是刑法规定的另一种罪过形式,过失犯罪,只有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大小也不是狭义上的刑事和解的客体,而是广义上的刑事和解的客体。 五、刑罚能否作为刑事和解的客体 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 指行为人不法侵害社会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人身权利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我国《民法通则》所规定的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7260.html -
了解详情
安全的冲击有多大。很显然,基于我国刑法对现行交通肇事罪的规定,那些故意的危险驾驶犯罪行为或者交通肇事导致的过失危险犯无法得到处理。 有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 予以量刑。如前文所述,逃逸违反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设定的法律义务,当出现违反该义务的行为或由于违反义务并导致死亡的损害结果出现时,就被作为加重因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764.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完全转向当事人主义。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在我国刑事诉讼模式中,法官负有查明案件真相的义务,检察官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色彩。对于正当性辩护事由,即便辩方没有 定性的罪责排除事由{46}。 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这是刑法规定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定罪的根据是刑法规定而不是犯罪构成理论。因此,无论采用何种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