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恢复很有必要。”也就是说,金钱赔偿并没有消除损害源,并没有对被毁损的社会评价进行现实恢复的功能。如果是这样的话,名誉恢复请求权当然应该有其独立的要件 侵害的场合首先应该考虑适用恢复名誉的请求权,而不是损害赔偿的请求权。[31]我认为,在侵害人格权的情况下,即使强调损害赔偿的作用,此种方法也不能代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96.html -
了解详情
、幼有所有、壮有所用”。按照我的理解,市民社会就是一个尽量自足、有问题尽量靠自己解决、尤其求助于国家的社会。行为能力制度是这样的,与行为能力相辅助的监护 对,我们可以继续走下去,如果不对,我们是不是可以采取第三条道路,或者走第二条道路。反正有一个前提,在知道另一个选择的情况下,和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45.html -
了解详情
最微细的考虑,只要是这种考虑是明摆着事实的案情所要求的。至于君主专制体制下,就要有少数擅长治理国政的专家在内阁中遇到紧急情况时,按照民政公道出谋划策,还要有 应对的问题,并根据这个问题来调整它的整个经济”。[81]这样,契约自由、意思自治在“我为世界”与“世界为我”的大同美景中,消失了;而其中,与之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58.html -
了解详情
1936年,英国首先成立了自愿安乐死协会。1937年,瑞典作出了可以帮助自愿安乐死的法律规定。1938年,在美国成立了无痛苦致死协会。随后在澳大利亚和南非也成立了这样 被治疗的情况。那就必然要知道自己被治的是什么病。这种观点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以上两点都是我们基于纯法理作出的,但如果仅仅是这样,而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09.html -
了解详情
种万民法。根据这种法,使者不得参战。它们在彼此毫无交通的情况下是如何不约而同地得知这种法的?这恐怕是一个千古难题。人们对这种现象作了种种解释,古罗马人的 不涉及神的意志问题。那么,这两种“人法”的界限如何呢?在我看来,万民法主要是关于使节的规定-这样的使节是俗人-它规定了使节不可侵犯原则、使节不得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88.html -
了解详情
这个双方利益平衡不理想的这样一个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律是应该继续固守逻辑呢,还是要抛弃逻辑而注重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呢?我认为在今天应该选择 时效在我国并不消灭权利本体,它只消灭请求权,如果再准确一点,就是说对方抗辩权的产生,权利本体继续保留。而质量异议期间它消灭权利本体,权利人如果超过这个期间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29.html -
了解详情
和内容,大家一体遵守,即省去人们在每份合同之中作各种定义条款,达成共识(即使有这样的共识,对第三方也没有约束力)。因此,一般认为权利种类和内容一致是为了 ,直接赋予交付和登记本身具有公信力——完成交付或登记的受让人绝对受到保护或取得物权是行得通的。在不承认物权行为无因性的情况下,在甲将房屋买给乙,后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13.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思路,强调逻辑、形式和概念上的结构,强调“形式-逻辑的以及抽象的-概念的体系”。[3]法典的严格体系化所代表的是这样的一种尝试,即“由概念组成的 ”。[86]民法法系国家对法官地位的最强烈承认该是1907年《瑞士民法典》,该法第一条规定,法官可以在没有其他规定可以适用的情况下,“根据他作为一个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21.html -
了解详情
个类似的新“制度”,这样一来,中国还有统一的审判制度吗?中国还是一个统一的法治国家吗?这样的后果可以说很可怕。 其实,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在司法改革初期, 应当由谁管辖、由谁进行裁决呢? 因此,我的结论是: 第一,涉及到国家根本的诉讼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的改革,任何人和任何司法机关都无权擅自进行改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97.html -
了解详情
还不够,如果一部法律仅反映现实而不能超前于现实,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法律一旦制定出来就落后于现实,这样的法律制定出来还不如不制定。 二、物权法二次审议稿的特点与 在对物权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总体评析后,我还是要对其中的一些具体规定进行评析,但我的评析不是一条一条的,而是对每一编进行总体评析,谈一谈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