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的基本定位上有所调整,为实现真实和还原真实有所作为。显然这种调整与法院本身的地位存在着紧张关系,由于法院被定位于中立、消极和被动,任何积极、主动 的攻击防御方法或事实上的主张,法院不得提示该当事人提出或主张。所谓攻击和防御方法,[33]是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中的法律术语,指当事人为维护有利于自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23.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改革,内容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改变过分强调法律阶级属性的做法,强调审判独立;第二、注重程序,加强规范化管理;第三、司法工作 ,即以协动主义取代传统的辩论主义或者修正辩论主义。所谓协动主义( Kooperationsniaxime)的主要含义是,法院和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关系应是协动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01.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证明标准是一把尺子,衡量何时证明成功;同时证明标准也决定对某个具体内容的法官心证,它决定法官必须凭什么才算得到心证。 第三种观点认为, 当事人的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明确、不稳定的状态。 民事诉讼中要彻底贯彻辩论原则、处分原则,使当事人真正实现自己的民事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从而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023.html -
了解详情
向人民法院公开外,不向其他任何人公开。二是,认为只有法院才能收集证据,当事人及律师无权收集证据而拒绝提供[8]。这两种情形是否能适用《最高人民法院 陪审团不利推定之指示、命妨碍者负担费用。[13] 证明妨碍是民事诉讼中保护当事人收集证据,维护诉讼维护程序公正、正义的重要制度,然而我国对于证明妨碍理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64.html -
了解详情
人均应对赔偿总额人民币107678元承担连带责任。[5]这种做法判决先到案者承担一定份额的赔偿责任,并对赔偿总额承担连带责任。这样预留一部分份额给未到案者,并 ,第137页。 [20]陈桂明著:《论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促进义务》发表于《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2年民事、行政诉讼法学卷(下)》,中国政法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682.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的权利进行保护。无独有偶,原本就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地位尴尬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否具备民事再审当事人的资格及享有多大范围的申诉权,也未加以明确。 3. 对于在民事再审程序是否允许撤诉,我国法律便不置然否。另外,民事再审是针对生效裁判的,因此必然和一审、二审程序有差别,不能简单适用一审、二审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40.html -
了解详情
中,翻译人员并未介入,这显然不利于聋哑人民事诉讼权利的实现。 在聋哑人参与的民事诉讼中使翻译人员介入有着现实可能性和重要意义,首先,翻译人员已经在民事 在理论上有所反映。最后,翻译人员介入的诉讼类型范围的扩大能够充分保障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实现,使兼听的民事诉讼程序更加合理。 江西省德兴市人民法院 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133.html -
了解详情
在民事诉讼中,所谓的非法证据是指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向法庭提交的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或者通过非法的手段或程序收集的证据。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民事证据规定第六十四条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03.html -
了解详情
(二)坚持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 现行法院调解制度有三个基本原则,依次为当事人自愿,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和合法原则。对自愿和合法原则一般没有争议,争执 ,笔者认为调审结合,全程调解更适应中国国情。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原则和制度既有实践经验的基础,在原理上也并不违背当事人意思自治和处分原则,符合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41.html -
了解详情
过错这两个要件事实。 在我国民事诉讼中,人们往往从不同的意义上使用举证责任这一概念,有时用它说明当事人向法院提供证据的责任,有时则是用来 :《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 1996年版,第231页。 [6] 骆永家:《民事举证责任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52页。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人民法院 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