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区分既无理论意义也无实践意义(川岛,后揭191页以下;又:民法总则298页)。[19] (2)对动机错误不予救济与意思自治原则不符。如 意大利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9 P342 [28]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3.5条规定:(1)一方可以因错误而撤销合同,如果在合同订立时错误如此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63.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的越南民法典未用物权的概念,用的是财产与所有,并就财产设有总则规定,对私人所有的财产种类作出列举。但列举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故法律不得不 期。 [42]纪昀:《西方发达国家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43]梅夏英:《民法上所有权概念的两个隐喻及其解读》. [44]不动产制度被突破性运用于移动得最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21.html -
了解详情
和个人对他人的物权负有不作为的义务,不得干涉权利人行使物权。第七条规定:权利人享有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可以看出, 出版社1997年第1版。 [4] 孙宪忠:德国民法物权体系研究 [5] [6] [7] 吴灿朴:物权法草案总则一般规定之评析,法律教育网。 [8] [9] 梁慧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05.html -
了解详情
。 关于物权请求权性质的学说,已如上云。或许是由于大多数国家民法典将物权请求权规定于物权编,或许是错误的物权概念和物权权能理论误导了视听。总之, 期 [4]尹田 论物权请求权的制度价值 法律科学 2001年第4期 [5]王泽鉴 民法总则(增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6]史尚宽债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87.html -
了解详情
所草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专家建议稿)亦采折衷说,然而,在具体规定上该草案却与我们的主张大相径庭。依该草案第57条、58条之规定,确认物权 广兴:《债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12]杨仁寿:《法学方法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27.html -
了解详情
4.物权行为的适用。 物权行为系法榨行为之种,故民法总则关于法律行为成立、效力和代理的规定,原则上均有适用余地。[47]以下参照实务案例,分 视为是一种物权合意(realagreement)。[61] ③让与担保。中国物权法草案第4l0条规定:依法律行为设定让与担保时。标的物的所有人须与债权人以书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80.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通则》于第七章对诉讼时效制度也有着具体的规定。 1955年的民法总则草稿第61条规定:向法院请求他人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如超过法律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3条规定: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01.html -
了解详情
(2009年)等民事单行法,构成现行民事立法体系。现行民法通则,不是民法典的总则,它不仅规定民法总则的内容(第1、2、3、4、7章) 因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生 假冒伪劣、缺斤短两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严重社会问题,民法学者和消费者协会建议借鉴美国法上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1993年制定《消费者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55.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未来民法典也不例外,既有民法总则,还有债法总则,对于侵权行为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当然应该适用债法总则上的规定,但在侵权法独立成编与 .asp?id=32498,登陆时间:2007-12-2。 [6]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02页。 [7] 英国著名侵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717.html -
了解详情
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哲学在对自然法的批判继承中,则将人的本质规定为人所具有的内在意志,这种内在意志的存在,使人获得了主体的属性 上册)[M]. 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20. [32]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78. [33]李建华, 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