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主要是损害赔偿责任,以财产责任形式为主,如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民事责任虽也有非财产责任方式,如赔礼道歉、消除危险、恢复名誉, 行为能力的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承担赔偿责任。而刑事责任主体则有严格的法定标准,而且这个标准是形式上的标准,以年龄来划分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04.html -
了解详情
外还包括其他不应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共同致害人。他们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但往往构成侵权,被害人完全可以依民事诉讼程序对其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在附带民事诉讼 。基于这种价值所建立的追诉机制目的只在于把罪犯绳之以法并处以刑罚。已成为主流的恢复正义理论重在解决以下问题:谁受到了犯罪的侵害?他们受到何种损失?他们如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81.html -
了解详情
观点认为,附带民事赔偿的只能是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损失,间接损失不能赔偿,因为间接损失无法计算和衡量,而且实践中一般是根据被告人的实际赔偿能力进行判决, 肉体上的创伤更为痛苦,如心烦意乱,坐卧不宁,记忆市场,思维断裂,心惊肉跳甚至精神完全失常。特别是抢劫,强奸,侮辱,诽谤,强迫他人卖淫等犯罪,对被害人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576.html -
了解详情
13岁的少年被检察官送交和解机构,虽然还未满14周岁,根据德国刑法对他们的行为尚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和解的自然合理性导致的结果可以是根据刑法也许将被撤销的 从原则上规定了完全赔偿,认为如果刑法接受部份赔偿,并要求被害人再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获得损失平衡是不合法的。但是这就等于放弃了对刑事责任能力的限制和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80.html -
了解详情
仅为研究最后由哪一个负担风险的责任。”(4)如果经济变迁并不赞成对民事侵权行为责任问题重新予以评价的话,此种态度上的变迁自身并不能改变法律制度(5 法学家都主张用社会保险赔偿计划取代侵权行为法的责任;在此一领域,一些学者主张完全废除侵权行为法制度,另有一些学者建议用社会保险计划部分地取代侵权行为法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29.html -
了解详情
律师为其提供辩护:(一)盲、聋、哑人;(二)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人。高级人民法院 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0372.html -
了解详情
为其提供辩护: (一)盲、聋、哑人; (二)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人。 高级人民法院 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3554.html -
了解详情
部分恢复。但是,律师制度作为政治民主、司法文明标志之一的特性仍然没有被完全恢复并确立下来,特别是公检法、党政机关对律师产生了强烈的排斥心理,律师无论是在刑事 正在准备实施危害社会的重大犯罪的时候,律师有报告有关部门的义务。但这是对严重刑事犯罪行为,但是民事行为呢?是不被允许的。行政机关的许多行政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7404.html -
了解详情
第131条,减轻了被告的责任。在本案,受害人是3岁小孩,没有行为能力和意思能力,无所谓过失,“但法官考虑到受害人虽然谈不到有过失,受害人的监护人 “更换”和“重做” 《民法通则》施行以来,我国习惯于将“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与“赔礼道歉”并列为民事责任形式,前述《草案》也都这样规定。但我们认为,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383.html -
了解详情
为其提供辩护: (一)盲、聋、哑人; (二)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人。 高级人民法院 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9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