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案件裁判结果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实证意义。从上述汪博士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传统、道德习惯、社情舆论、司法经验、专家意见、领导指示、加害与 当一种正式的权威性的法律渊源就某个法律问题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答案时,那么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就不需要亦不应当再诉诸法律的非正式渊源。在某些罕见和极端的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712.html -
了解详情
学证据的有效性或关联性。 创设成员中很多都在法庭工作,他们知道泽斯金想要使法医心理学满足心理学的最高科学标准。然而现在在他们看来,他将会接受的仅此而已 意见似乎说明美国法心理学协会其有存在的理由,一个真正的原因,不仅仅是我们想通过协会来交流法心理学的观点,而且是我们可以从事一项把热血注入到社会脉络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0759.html -
了解详情
什么呀? 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既然都受到领导了,又何谈自治呢? 支持,我们可以表示理解(最起码道义上的支持也是支持);但是保障,又从何说 常务委员会规定。 解读: 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提名人有人数限制吗?可以自荐吗? 选举村民委员会,这是一个虚假表述,类比:选举国务院。正确的表述: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534.html -
了解详情
能以后开放到10%,再过几年开放到20%,或者若干年后全面放开,爱发展多少就发展多少。我经常跟民主党派讲,你们不要轻瞧自己,你们要好好干,到时候 认为,这种党政不分是一种大倒退。党政应该分开,是一个总的方向。我们过去政治体制最大的弊端就是党政不分。我们绝不可以搞党就是国,国就是党。 1996年12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045.html -
了解详情
受让人须有主观上的善意条件,物权行为无因性政策对下位受让人的保护更为有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善意取得制度是以对善意信赖保护从而间接地促进市场流通安全的,而物权 的瓶颈。人们对物权行为理论不能接受或者过多批评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这个理论过于玄妙,不好懂。我们不无遗憾的要诘问,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懂了的东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936.html -
了解详情
调换证据,这样,基本上后一阶段的办案人员对前面的非法证据包括非法供述都要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如果不了解,反而是审查有失偏颇、片面,并且还要在决策( 、审查和排除活动可能具有多重身份。(1)职权启动者和审查起诉的自我决策者。我们可以从新《刑事诉讼法》第54条关于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阶段的排除职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247.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公正。而刑事法律体系对带有伪装的预防性监禁的运用产生了严重的问题。我们的结论可以这样概括:这种实践削弱了刑事法律体系的预测准确性;进而降低了其预防效力 行事或不能实现公正的现实状态吗?作为功利主义者,偏离于真正的公正(道义论应得惩罚),可能仅仅是与犯罪作斗争的一个不幸的但必须的代价。不过社会科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476.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中国的正当性和可欲性,即要使法律为中国人共享一种更有德性、更有品格和更令人满意的生活服务。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邓正来政治哲学化的法律 面上,是因为这种意识形态的产生恰恰也同样是官方政治意识形态宰制的一个表征)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套政治正确。在此,我们可以从魏敦友对待贺卫方和人本法律观的态度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371.html -
了解详情
夫作过的一个非常精彩的能动推论,即我们可以从将言论自由这样一种显而易见的权利用来指政治讨论和辩护开始,然后转移到宽泛的艺术和文化问题,再然后延伸到 在公众心中的地位,这不正也是我国法院亟待解决的问题吗?为什么我们不能采取司法能动主义也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呢?为何要在能动的前面加上温和这一限制字眼呢?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640.html -
了解详情
,基层法院法官在处理司法问题时一个主要的关注就是如何解决好纠纷,而不只是如何恪守职责,执行已有的法律规则。[13]因此,法官不但要依法判案,还要解决纠纷。同时 为犯罪,不判就会违反刑法的效果,判了会影响社会效果,我们可以先将犯罪嫌疑人判刑,然后再依法定程序将其赦免,从而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完美统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5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