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不需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24、对于刑事被告人,如果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性强制措施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 审理程序,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充分实现量刑的公正和均衡,不断提高审理刑事案件的质量和效率。 36、最高人民法院将继续通过总结审判经验,制发典型案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197.html -
了解详情
上来看,仅限于被告人缺席,而不包括公诉人缺席和自诉人缺席。[2]从缺席阶段来看,顾名思义 刑事缺席审判的缺席仅仅指审判阶段的缺席,而不包括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犯罪 临 时脱逃、开庭前处于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状态的被告人经合法告知和传唤而拒不到庭或出走等。从缺席的案件本身来看,一方面必须是公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61.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刑事诉讼法规定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 但实践中,律师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容易,但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 的不平等对抗。以现行刑事诉讼法为例,该法第九十六条仅规定律师在侦查阶段具有法律咨询权,代理申诉、控告权,申请取保候审权,了解涉嫌罪 名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8.html -
了解详情
一、公、检、法权力配置现状、问题及关系解析 根据刑诉法的规定,公安机关行使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职能,另外还有治安管理、政治保卫和一部分执行 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以及技术侦查等。此外,还享有刑事强制措施权,即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可见,公安机关在侦查活动中享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89.html -
了解详情
同意被害人要求,作出不予立案的决定。对于已立案但尚未进入检察阶段(刑事拘留、取保候审、逮捕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希望通过调解或和解解决纠纷的,公安 政法学刊》2004年第5期,第51页。 [9]温小洁,《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10]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58.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赔偿法》免责条款的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安徽省各级人民检察院六年来受理的刑事赔偿案件总数228件,决定不予赔偿的114件,适用《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的有89件 中,被追诉人故意自伤自残的情况大致有两种:第一,嫌疑人等为了取保候审、保外就医等目的而故意制造事端,导致损害的。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公民是出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19.html -
了解详情
教育挽回”的政策,可以不立案。 对因亲友、邻里及同学同事之间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要本着 “冤家宜解不宜结”的精神,着重从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角度处理, 外,侦查活动中其他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的强制性处分,包括拘留、监视居住、取保候审、搜查、扣押、查封、冻结等,都由公安机关自行决定,自行执行。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769.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权利。第五十条 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仲裁庭裁决先予 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拘役适用缓刑、有期徒刑适用缓刑或者被假释、监外执行、取保候审期间,用人单位未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继续在原单位正常劳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092.html -
了解详情
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由此可见,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律师在场权时有所 审判长传唤证人、鉴定人和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出庭作证,或者出示证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43条:“公诉人对于搜查、勘验、检查等侦查活动中形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937.html -
了解详情
,赋予了被害人特殊情况下的自诉权。在被害人行使此项权利情形下,被害人为刑事案件自诉人,是刑事程序的启动者,是被告人的对立主体,具有当然的诉讼当事人地位。我国 的逮捕、传讯、取保候审、有罪答辩、审判、最终结果、监禁期间、假释、释放和脱逃。 第三,被害人作为犯罪的直接受害者,有权了解案件进展的情况,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