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因工资支付发生争议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对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或者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6139.html -
了解详情
职工合法权益。同时,鉴于《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有关“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的规定,人民法院发现原告或者第三人在 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获得民事赔偿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的,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7053.html -
了解详情
等社会难点、热点纠纷。环境问题(噪音污染)开始进人人民调解的工作范围[22]。在2007年环境保护、劳动争议、医患纠纷等三个内容被正式强调,此外,当时社会 ,人民调解的制度化改革是对之前社会环境中其他组织(比如法院和仲裁等)制度化改革的模仿,并且与西方法治社会中对解纷机构的要求具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种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246.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的情况,发现企业可能存在法律风险漏洞,并及时制定相应法律方案加以弥补。 通过诉讼,企业虽然可能获得因纠纷而产生的损失,但由此而支付人力、物力、财力其实 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相关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诉讼、仲裁、复议、听证或调解活动,代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仲裁或调解活动,代理举报、控告损害其利益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0966.html -
了解详情
核心提示:发生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和解或者调解解决不了的,可以提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 诉讼与仲裁都属法律程序,二者作出的裁决都 作出的裁决是最终的裁决,立即生效。但劳动争议仲裁是个例外,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则实行两审终审制,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803.html -
了解详情
权。(9)上诉权。(10)申请执行权。(11)和解权。和解不同于调解,和解是在没有人民法院参与的情况下,当事人自愿对实体权利义务达成协议。在审判过程 官司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先由相关的劳动争议管理部门进行仲裁,当事人对仲裁结论不服才可以去法院打官司,未经仲裁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3)第三类纠纷范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387.html -
了解详情
支招促双方达成和解 因与单位协商未果,近日,于先生来到东城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寻求帮助。 该调解中心陈冬梅律师接受此案后,详细询问于先生的入职时间、 获胜的机会很大,遂建议他申请劳动仲裁。后在仲裁过程中,仲裁机关首先认定,双方劳动争议应按劳动关系相关标准处理。 最终经仲裁机关和陈律师多方劝说,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353.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结果。德国在750欧元以下的财产案件中引入强制调解程序。法国小审法院虽然不将调解作为诉讼前置程序(除劳动争议案件外),但采取审理中的强制调解制 规定给小额程序选择者设定的明显优惠。合意的方式可以灵活,可能是双方共同签署像仲裁协议那样的条款,也可能是原告起诉立案时和对方签收应诉通知书时通过填写表格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37.html -
了解详情
而引起的争议的调解。仲裁组织和人民法院的调解是在仲裁人员或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按照自愿平等的原则进行协商,达成协议,从而终结仲裁或诉讼程序的活动 ,赋予当事人无限制的反悔权有损法院调解的权威性,也不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增加了诉讼成本、徒增法院工作负担,造 成无效劳动之后果并且损害了另一方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88.html -
了解详情
到了新的历史阶段。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章对调解做了规定。2002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40次会议通过了 主持下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 仲裁调解,是指仲裁机关对当事人之间因商务活动中发生的合同纠纷及劳动争议纠纷,促进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