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自愿程序。这一事实促使其他法域的类似发展更加鲜明,即将管辖权从法院转移出来,授予非司法裁判机构。〔17〕 正是在关于公民的司法利用(accesstojustice 》第一章第二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1〕在这个意义上,我国法院进行的由立案庭对一部分案件径行调解或由部分法官助理进行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45.html -
了解详情
。「17」再审案件只能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取消由审委会先行讨论的做法,由二审法院审监庭审查作出终审。提起再审的时间,人民检察院暂不作限定,当事人申请 锁著《谈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重新定位》。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二条: 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52.html -
了解详情
探讨,并就修改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制度提出自己的立法建议。 所谓再审程序是指法院对生效裁判因出现法定事由再次予以审理的特殊救济程序。而民事有限再审程序,是 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34.html -
了解详情
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则按第二 力。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在程序安定方面考虑不周的表现是,不论是当事人申请再审、法院主动再审还是抗诉再审,再审次数均无限制。特别是当事人申请再审,当事人如果对生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00.html -
了解详情
审前程序的独立价值有关。 在我国,审前准备只是第一审普通程序的一个阶段,完全依附于庭审程序。司法实务中,一步到庭审理方式在缺乏必要准备的情况下 达成等内容作全面的规范。该法作为纯粹的关于调解一般程序的规定,不仅适用于法院调解,而且也适用于仲裁调解和任何民间性质的调解。与此同时,在民事实体法中将和解确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56.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或举证。但一方当事人在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中提出新的证据可能导致案件发回重审或改判,加重对方当事人的负担。为公平地保护双方当事人利益,由于当事人未能在举证期限内 内提供证据,经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证据,只是在用语上第41条第一项规定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而第43条第二款则规定因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15.html -
了解详情
几个方面:第一、名誉法官来之于企业,对企业的情况比较了解,对劳动关系的状况也比较熟悉,可以帮助法庭对劳资纠纷作出比较符合实际的裁判;第二、名誉法官来 负责对事实认定方面的复查,其结果只能是撤销原裁判并将案件发回州社会法院重审。在复审程序中,当事人必须委托诉讼代理人代理诉讼活动。雇员一方,既可以委托律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34.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审言词辩论中有关的书证并未进行出示为由提起第三审上诉,但是在该案件的第二审程序中已经对相关证据进行了调查,给予了当事人进行辩论的机会,弥补了一审 判决的形式宣告并决定将文书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官;如果上诉法院认为一审法官无管辖权,则宣告撤销第一审判决并决定将文书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一审法官;但是无管辖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43.html -
了解详情
应经过控辩双方的辩论式对质。在美国,被告人被有罪判定之后,法院启动一个量刑听审程序,由检察官、被告人、被害人出庭,控辩双方均得传唤证人、提出 应采取第三种模式的独立型量刑程序,并且该独立型量刑模式在我国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第一,从改革背景上看,我国在现阶段借鉴国外独立型量刑程序,符合国际、国内司法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87.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0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51条的规定,对上诉人上诉请求的范围以外原判决 的表述来看,不利益变更禁止原则是针对法院裁判的内容所作的规定。例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516条规定:对于第一审判决,只能在申请变更的范围内变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