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或者作出决定,使得强制措施的申请权、决定权和执行权发生分离。否则,无论是逮捕、拘留、监视居住还是搜查、扣押、技术侦查,都有可能遭到滥用。 另一方面, 逮捕成为一个容易出现权力滥用的领域。当然,在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的案件中,逮捕的批准权已经不再由负责侦查的检察机关自行决定,而是交由上一级检察机关批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31.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在30日内不能查清提请批准逮捕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拘留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此条与 如,在检察系统中,不少地方检察院习惯于通过各种数据来考核检察官的工作,如全年批准逮捕案件数和人数、提起公诉的案件数和人数、自侦案件立案数、提起公诉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66.html -
了解详情
了有罪判决赔偿义务机关的后置情形。即使之前公安机关拘留措施、检察机关批捕措施或者决定逮捕措施,只要后面的法院作出了有罪判决,其赔偿义务机关就应后置为作出有罪判决的相关法院。即使作出有罪判决的法院未对被告决定逮捕或者交付执行刑罚。归纳一下,在确定羁押赔偿义务机关上,检察机关以批捕而后置,法院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975.html -
了解详情
调查取证的作用依然是极为有限。 五、根据刑诉法修正案第三十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辩护律师有权提出意见,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解释,已经赋予律师这种提出意见的权利。笔者在实践中也尝试过在检察院审查逮捕时发表意见,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 六、根据刑诉法修正案第四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21.html -
了解详情
举行的裁判程序。例如,在美国制度背景下,法官为确定是否需要对被逮捕的嫌疑人实施羁押所举行的初次出庭(the first appearance)程序;法官在各个诉讼 刑事追诉权,而且还在行使一系列本属于司法权范围的决定权。诸如刑事拘留、逮捕、未决羁押、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的采取,搜查、扣押、窃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96.html -
了解详情
伤害,直接讯问嫌疑人的枪在哪里;二是抢救人质,即在绑架案件中,警察逮捕嫌疑人时发现被害人不在现场,为了保全被害人的生命而就被害人的下落立即讯问嫌疑人 英国,根据《警察与刑事证据法》第58条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怀疑犯有严重可逮捕罪行,允许嫌疑人与律师会见可能造成对他人的干扰或身体伤害时,可以限制会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404.html -
了解详情
5.改革了强制措施制度,使其更为科学合理。建议稿规定了四种强制措施即拘传、逮捕、取保候审和羁押候审。从司法实践来看,现行刑诉法规定的监视居住适用率很低, 。由于逮捕的法律内容已经涵盖了拘留,故取消了拘留这一强制措施。为了明确逮捕后决定羁押这一措施的法律性质,特创设了一种新的强制措施羁押候审。由于羁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71.html -
了解详情
而来的。警察在接到被害人或者其他知情人的告发后,就可以进行询问、搜查、逮捕等侦查行为。 在美国,通常一桩刑事案是由第三者或受害人打电话报告警察,少数 整个诉讼活动中,根本没有法官的参与。作为专门的侦查机关,公安机关除了在实施逮捕时需要取得检察机关的批准以外,几乎可以自行适用所有的强制性侦查行为,而无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074.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模式上,我国则采取超职权主义的单一模式。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除采用逮捕这一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严厉措施需要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外,其他所有的侦查措施和 保证侦查机关获取的证据在程序上的合法性,使非法证据不具备证据效力。侦查机关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由独立于侦查机关的羁押部门进行看管羁押,从而使刑侦阶段的刑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5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制度的适用范围界定为各种宪法性侵权行为,警察的不当诱惑侦查行为、非法逮捕或绑架行为,检察官拒不向辩护方展示本方证据的行为、不当的案前公开 合理性。在我国,没有确立比例性原则,羁押也没有独立的法定理由,羁押的条件等同于逮捕的条件,通常一旦羁押,就要等到案件结案为止。因此,在我国确立解除羁押措施更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8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