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期,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具体网址://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 ID=50900。 [20]参见周光权著:《刑法总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4-136页。 [21]参见罗文波冯凡英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47.html -
了解详情
一直处于持续不断的修订之中。前后不到15年的时间已经出台了8部刑法修正案。与修正案内容有关的探讨并不在本文的意涵之内,但这种通过不断 .法律解释的哲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17}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8}[德]阿图尔考夫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698.html -
了解详情
一直处于持续不断的修订之中。前后不到15年的时间已经出台了8部刑法修正案。与修正案内容有关的探讨并不在本文的意涵之内,但这种通过不断 .法律解释的哲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17]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8][德]阿图尔考夫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680.html -
了解详情
未遂,而将包括障碍未遂和中止未遂在内的立法例称为广义的未遂。 根据我国刑法成立未遂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 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即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行 年版 [7]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罗结珍译:《法国刑法总论精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41 [8] [法]卡斯东.斯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56.html -
了解详情
,有助于司法实践正确区分和把握正当防卫行为与非正当防卫行为的界线,因而为我国刑法学界广为接受。其具体条件为:(1)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即不法侵害 出版社1984年版,第164166页。 5. 参见赵秉志主编:《刑法学》(上册、刑法总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146页。 参考文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69.html -
了解详情
并未发生预期之结果。 第三、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大陆刑法学一般认为,所谓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违背行为人本意的原因。行为人 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修订版,第418页。 [5] 苏俊雄:《刑法总论》Ⅱ,台湾大学1997年版,第352353页。 [6] 姜伟:《犯罪形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67.html -
了解详情
》均未正式颁行,但后者作为蓝本,略经修正后即成1928年民国刑法,其于第77条规定:犯罪之情状可悯恕者,得酌减本 :法律出版社,1956:242. [11][苏]H?A?别利亚耶夫,M?Л?科瓦廖夫.苏维埃刑法总论[M].马改秀等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7:356-357. [12]高铭暄,赵秉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39.html -
了解详情
M].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4}[韩]李在祥.韩国刑法总论[M].韩相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林山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9}意大利刑法典[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25.html -
了解详情
中保持)沉默的利益缺乏足够的概念时,是具有同意能力的。{3}(P374)我国刑法理论也认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对于与其精神状态相 )[M].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4}[韩]李在祥.韩国刑法总论[M].韩相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林山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77.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一种解释能力的困乏,而是一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自律。换言之,当刑法确实存在惩罚缝隙而一般民众对此缝隙也已经有模糊感受时,基于澄清行为规范 , Strafrecht AT, 2007, 31. Rn. 6ff.;【德】韦塞尔斯:《德国刑法总论》,李昌珂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77-480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