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最高人民法院就公布了其2003年的第一号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改制规定》),以 的名目直接分配给企业职工,但将债务留在只剩空壳的原企业,从而严重损害债权人的权益。自从9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开始试点并逐渐推广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以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94.html -
了解详情
用来评估银行业绩并决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收入,所以银行有动力进行商业化经营。客观上形成的商业贷款硬约束环境也将强化中国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的效率。国有 外汇收入的用途也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限制;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国家拥有重要企业的所有权,由国家对社会的财富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管制,这些使得中国可以免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17.html -
了解详情
差别原则,在立法中应当要求国有企业和垄断企业比其他企业承担更重的社会责任。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 了惩罚性赔偿制度;《产品质量法》(1993年)规定实行严格责任原则,并强制企业投办产品责任保险。(五)经济法需要“社会化”的程序法支撑实体法与程序法是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00.html -
了解详情
的企业精神正在逐渐显现;在以日韩等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中,职工的企业归属感、长期合同制、交叉持股、银行或财团持股等为载体的公司治理同样显现 的牺牲品。五、结束语我国公司法的制订有其特殊历史背景,在强调通过推行公司制改造传统国有企业过程中,关于公司治理的公司法规定更显得缺乏体系性和合理性。公司法已颁布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61.html -
了解详情
、消费者利益、劳动者利益,则不能依公司法予以追究责任。社会公众、消费者、职工对公司的请求权没有得到公司法上的确认,会直接导致公司对公益以及公司利害 、最占优势的产权主体,基于坚持现行体制和维护既得集团利益的需要,会扭曲国有企业市场化的进入机制。”当国企经营控制权归经营者,而剩余价值索取权归“大而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56.html -
了解详情
内部人模式以组织为导向,通过严密的组织结构来制约公司的经营者,强调投资者、企业职工及工会组织的平等参与,注重发挥利益相关者12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高度集中的股权。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有54%的股权属于国家所有和国有法人所有。原国有企业作为唯一发起人或绝对控股股东,在“资本多数决”的规则下,很容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34.html -
了解详情
的政府购买,实践中还有许多政府购买项目,如广州、武汉等地方政府为下岗职工购买就业培训,无锡、上海等地方政府为大龄就业困难人员购买职业介绍服务,林业部 企业的债权“剥离”给由财政出资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换为其对国有企业的股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形成的最终损失,由财政部提出处理方案报国务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57.html -
了解详情
便利条件,将资金挪作他用。(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 的职工,包括集体性质的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另外在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1778.html -
了解详情
加大,加剧正常就业年龄段就业者的就业难度。三是影响社会的稳定及经济的发展。职工提前退休,除了直接增加社会负担外,势必缩短缴费年限,减少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 大多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技术业务水平,他们的提前退休,势必造成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减少了社会财富的来源,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前退休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7194.html -
了解详情
,如单位领导利用调拨、处置单位财产的权力;出纳利用经手、管理钱财的权利;一般职工利用单位暂时将财物,如房屋等交给自己使用、保管的权利等。至于不是利用 以外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是指集体性质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国有企业、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职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27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