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待遇义务,由于我国国内企业所得税法上缺乏相应的间接抵免制度规定,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法律问题。[21]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时弥补了国内税法上的 更好地履行国际税收协定义务,落实我国的居民企业纳税人应该享有的税收协定优惠待遇的必要举措。 三、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服务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和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767.html -
了解详情
商品房预售合同实质是买卖合同,但不是分期付款合同。预售合同具有明显的法律特征,必须具备相应的成立要件。从政府和消费者自身多角度保护商品房消费者利益显得尤为必要 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通过对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发放管理和对预售合同的登记备案管理,达到监督检查、宏观调控的目的,有利于这两个法定管理部门对不符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385.html -
了解详情
性态度转向以功能性的态度对待法律。分析庞德的观点可以看出,现代法律最主要的机能较之于传统社会的法律已经发生变化,其转变的方向是经由分析解释 推定行为人携带凶器抢夺具有等同于抢劫手段的危险性,具备抢劫罪客观方面的成立条件,从而可以结合行为人的其他构成要件进而考虑按照抢劫罪的规定处理。再比如2003年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18.html -
了解详情
的检察官最早职权之一便是维护国王权益也即当时的国家利益。英美法系国家的检察官一开始是作为王室的法律顾问,其职权之一也是保护国王权益。不难看出 违法行为。对于基于地方保护主义或是部门利益扰乱市场秩序或是违反会计法、金融法等妨害国家宏观调控的行为,行政机关不处罚或本身就是实行者,检察机关有行政公诉权。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02.html -
了解详情
三)完善中央对地方的法律监控机制[7] 首先,完善对地方政府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抽象行政行为是地方政府行政的重要方式,很多违反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侵犯群众 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其次,加强行政监控手段的制度建设。一是要在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的同时,完善审批后的跟踪调查、监管和服务等机制。二是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41.html -
了解详情
将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载入宪法,并明确提出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的要求[15],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提供了宪法保障。同年,标志着由传统企业制度向现代 转变过来;把法治建设从重立法、重形式、重宣传,轻执法、轻落实、轻效果的倾向中转变过来;把法治工作从重治民、重处罚、重管理,轻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938.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的法律都应该极小地限制个人自由。[15]为此,学者将公共秩序分为指导性公共秩序与保护性公共秩序,前者主要是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如通过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 来达到既定目标、社会团体能够接受的规则状态的法律手段。[31]所以说,公共秩序法律的最基本的基础,也是社会运行的保障。 第二,保护与限制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414.html -
了解详情
整合的手段有运用行政力量的系统性的整合与运用法律手段的契约性的整合两种。过去,我们注重的是系统性的整合,自上而下的行政调控成为主要的手段。从国家与社会的 十分必要的,这种态度是相对于具体制度建设而言的一种宏观思路,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改革实践当中的运用,认真的态度必然要求辩证、全面地思考问题,为此我们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31.html -
了解详情
私法、民事与行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截然对立,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在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中表现尤甚。诸如在法庭设置中令民事和行政严格分野 目的,而且有时还会走向反面。例如,经济法赋予行政机关一定的权力,期望它们运用权力去管理、调控国民经济,以维护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但是权力往往被用作追求、实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43.html -
了解详情
80%以上,而监督政府经济管理权力的法律法规仅占其中的0.87%,其结果是加重了法律适用对政府行政权力的依赖。二是法律的实施效果与立法预期严重偏离。以强制性 的经济改革就要求有适应市场、调控市场、保护市场的法律体系与之相适应。法律规则对不同种类的行为产生隐含的成本,而合理的法律,通过对权利、权力、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