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等情节下是否判刑、判处刑罚多少自然存在差异,这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正常情况,有法律依据,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二)在规定具体犯罪时缺乏犯罪构成要件的 和证据,更加注重听取控辩双方对量刑的意见。规范自由裁量权,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的意义体现在:量刑规范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满足人民群众对刑事审判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53.html -
了解详情
共犯领域是倾向于正犯共犯分离体系的。笔者也认为,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与罪刑相适应原则,正犯共犯分离体系是可取的。 [38]国内通说没有直接讨论我国共犯 行为的,由于没有正犯,除非能将这种教唆、帮助行为解释进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和窝藏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中,否则,根据限制从属性说,教唆、帮助者不应构成犯罪。还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5.html -
了解详情
共犯领域是倾向于正犯共犯分离体系的。笔者也认为,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与罪刑相适应原则,正犯共犯分离体系是可取的。 [38]国内通说没有直接讨论我国共犯 行为的,由于没有正犯,除非能将这种教唆、帮助行为解释进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和窝藏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中,否则,根据限制从属性说,教唆、帮助者不应构成犯罪。还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16.html -
了解详情
秩序的行为独立出来加以刑事处理,亦即实现刑事司法中脱逃行为的精细化和定型化,以贯彻刑事司法定罪量刑的公平,实际上这样也不违反司法便宜主义。另外,由于我国破坏 脱逃罪在我国引发的争议,解决的办法是对单纯脱逃行为进行非罪化,但是这事实上这违背了形式理性和罪刑法定原则。 2、期待可能性与废止理由 追求自由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30.html -
了解详情
种关系,从而实现诉讼法规定的“尊重客观事实”呢?这里涉及到一个对无罪推定的认识问题。什么是无罪推定?一个略为拗口的定义是:“普通法国家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大意 在于立法的完善,更主要地在于其现实的运作,而法律的实效是检验法治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无罪推定原则的全面贯彻在立法上还需进一步完善,司法体制、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39.html -
了解详情
政权也在刑事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旨在强化统治效能的修改。比如,早在1871年帝国刑法典中,德国刑法就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即“一行为唯有其可罚性在行为 ,根据客观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刑法价值观方面,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如进一步加强对人权的保护,在刑法中废除违背“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第10条规定;切实贯彻《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32.html -
了解详情
从来没有否认过其证据效力。这种情况可称之为隐性政策,它与明文规定的显性政策相对应。鉴于这种隐性政策的客观存在,我们主张应当尽量使其显性化。如警察圈套,在 司法解释的规定办理。这里,明确规定了刑事司法解释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然而,从彻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出发,此种做法并不妥当。笔者认为,对于刑事司法解释,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22.html -
了解详情
投资设立的非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情况,因此,这一规定显然存在着漏洞。按照罪刑法定原则,对于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的人员就不能被认定为这一类型的国家工作人员 和共同犯罪的整体行为。在犯罪性质上,起决定作用的是整体行为。如果共同犯罪行为整体上具有某种身份犯犯罪的客观特征,同时,在主观上各共犯都有共同意识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8.html -
了解详情
,更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客观需要。所以,修订后的《刑法》,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法典。 之所以说它具有中国特色,是 修订,大体上采取了这样一些作法:一是科学地概括了刑法的基本精神,明确规定出文明的、进步的刑法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6.html -
了解详情
和有效性角度而言,附随型立法模式的大量出现和存在,实际上是弊大于利,对此应当引起重视。[20]具体来说:由于受罪刑法定原则的制约,一种行为是否属于犯罪以及将 ,则会面临无法在司法实践中具体适用的尴尬,而且,如果因受制于罪刑法定原则的束缚而找不到相应的条款加以适用,则客观上又会直接影响这些指引性规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6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