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是实体法说和诉讼法说。由此不难看出,在诉的利益理论的背后,仍然存在着如何认识实体法和诉讼法之间关系的问题。不仅如此,有关诉的利益的本质、功能等直接 民事诉讼中,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主体(法院)必须依据民事实体法对案件及其处理结果作出判断。在这个意义上,民事实体法又具有了裁判规范的功能。可以得出结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70.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点从进入再审程序的裁定书就可以看出,即中止原判决(或裁定)的执行,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并非当然被撤销。也就是说,原一审生效裁判的效力仅仅 撤诉,原一审判决自然而然发生法律效力。综上,笔者认为,在当事人申请再审,并且民事案件已经进入再审程序的过程中,法院应当有条件地准许该当事人提出的撤诉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64.html -
了解详情
债务人在法定期间内未履行义务又不提出书面异议,债权人可以根据支付令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诉讼程序的简化上,大陆法系的德国是较早适用督促程序的国家 限制。其二,关于证据交换。所谓审前证据交换,是指人民法院受理一审民事案件,于开庭前通过法院主持各方当事人实现证据互换,从而使法官固定证据,明晰争议焦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47.html -
了解详情
不发生影响。但第三人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承继诉讼。当事人不同意的,第三人可以申请法院以裁定许可第三人承继诉讼,对该裁定,可以提起上诉。法院知悉诉讼 吃食物;(四)其他可能影响法庭秩序的行为。第251条〔开庭的通知〕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于开庭十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在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58.html -
了解详情
说”。“法律真实说”是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和消极裁判模式的必然结果,不管将来民事诉讼法如何修改,“法律真实说”仍应是最终也是最为科学的选择。此外我还认为 或调取。其次,不允许申请法院向另一方当事人调取证据可能影响当事人的诉权。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劳动案件、医患争议案件、票据存单争议等案件中,绝大部分证据往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29.html -
了解详情
力、而完全依赖当事人自觉履行的调解。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2002年)的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 ;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对仲裁协议中确定的内容不履行的,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即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就是其效力的具体表现和落实。诉讼调解是指由法院主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09.html -
了解详情
条、《商标法》第53条的规定,这是法院对侵权行为人进行民事制裁的法律依据。同时,还要依照所审判民事案件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行为人侵犯商标权行为的具体情况 对决定不服的,在收到决定书的次日起10日内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决定暂不执行。 八、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诉讼时效 《民法通则》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78.html -
了解详情
探望权为宜。然而,这种恢复是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径自作出,还是必须有权利人的申请,这又是一大问题。尽管立法没有明确,但是依照“不告不理”的司法权行使原则, 一方就是不让探视,法院如何采取强制执行?判决容易执行难的问题在此类案件中将会尤为突出。 (一)探视权纠纷案件不同于一般民事案件执行的特点: 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56.html -
了解详情
生存。而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法院对仲裁机构向法院提交的保全申请以及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执行仲裁裁决的申请持消极态度。一旦法院以不作为的形式对待仲裁,仲裁 旺盛的生命力,预示着它远大的前途。有数据表明,现在美国95%的民事案件经过和解和在法院内附设的强制仲裁或调解等代替诉讼解决纠纷程序中得到解决,只有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7.html -
了解详情
了案件的管辖问题。2、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增加、减少仲裁请求的案件如何受理问题。当事人起诉时减少仲裁请求即仅就仲裁处理的部分内容不服起诉,符合人民法院受理 的全部内容逐一审理,虽解决了当事人未提起诉讼部分劳动仲裁事项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问题,但又违反了民事诉讼不告不理的原则,因此,出现了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