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矛盾和纠纷。在按照法律程序终审裁判后,纠纷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因终审裁判而确定下来,以利于经济活动的继续运行。但是,我国民事再审复查及再审制度 行使监督权,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这些部门都可以通过指令复查,检察建设而启动复查程序。从司法部门外部来看,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人大代表往往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46.html -
了解详情
自治原则。因此,检察机关启动民事执行监督程序应当以当事人提出申请为前提。 (四)事后监督原则 检察监督是执行程序结束或某一法律文书(如中止执行、 也可提请上级检察院进行监督。 在地域管辖上,采取执行法院所在地检察院管辖原则。民事执行活动主要就在执行法院所在地进行,因此,由执行法院所在地的检察院进行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52.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有关司法解释等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进行了相关规定。这些法律、司法解释等虽然对审判人员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相关程序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规定,但 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起诉 由法院立案庭告知刑事案件被害人及相关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起诉有以下优点: (1)符合法院内部职能部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712.html -
了解详情
, [8]通过对罗马法时代的举证责任概念、德国普通法时代的举证责任概念、德国民事诉讼法制定时期的举证责任概念和近代的举证责任概念进行历史考察,作者认可德国 如此问题的方式引导读者去审视我国既有法律所规定的证据调查收集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并不是没有规定调查收集证据的程序,而是没有规定以当事人为主体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778.html -
了解详情
继续在民事没收程序中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7]上述立法行为与司法实践表明,法定的非法证据排除情形已经在美国民事诉讼中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法律之善 的诉讼权利行使具有重大影响,也应属于代理人要取得特别授权的事项。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常识的普及度还不够高,当事人对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可能缺乏准确理解甚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92.html -
了解详情
传统上亦称刑事优先原则,通说认为,它是指同一案件同时涉及刑事与民事两个诉讼时,法律赋予刑事诉讼以相对的优先权。即当一个案件同时涉及刑事和民事两个 往往成为了被害人必须遵守的一项法定义务,阻碍其权利实现。先刑后民的诉讼程序预断了被害人提起的所有诉讼请求都需要以解决犯罪问题为前提。如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59.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2000,(2):56 [6]李洪福.浅析民事审前程序[J].武汉大学学报,2001,(3):62 [7]汤维建.民事诉讼中证据交换制度的确立和完善[J].法律科学,2004,(1):47 邹子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87.html -
了解详情
修改,或删掉,增加一条对适用调解程序结案并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书的救济性规定。第七,对执行程序编中第207条第1款,应 人民法院院长肖扬》,载中国法院网,2004-03-11。 9、佚名《论民事诉讼中的调审分离》载//lunwen.lawtime.cn,2006-10-26。 10、佚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59.html -
了解详情
是公权力启动再审的经济因素;四是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是公权力启动再审的法律观念因素。由于有关这些方面的论述比较多,此处不再展开。 二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 应予尊重。对案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其他主体,由于不享有诉权,理应无从启动民事诉讼程序。然而在公权力启动再审的立法模式中,行使诉权的权利主体却是国家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92.html -
了解详情
权赋予当事人,检察机关无权越俎代疱。 二、人民检察院在民事抗诉再审程序中的法律地位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与双方当事人形成牢固的三角关系:法院居中 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否成立,能否被人民法院采纳,从而成为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主文的内容。民事抗诉再审案件,由于检察机关的介入,使得诉讼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为保证案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