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何谓法治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条文的新规定,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比较一下我国长期人治的传统,这一新规定的确是立国思想上的根本性 特别是法制理论建设是不利的。我们既要看到法制与法治的内涵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不能将二者简单地等同起来;但是又必须看到法制与法治在政治基础和核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94.html -
了解详情
都必须有法律依据,政府必须严格依照既定的规则行事。行政裁量权的出现无疑是对法治理念的极大挑战,因此,规范主义者都坚信法治国家与行政裁量权是水火不容。但是, ,这种将行政裁量权视为交往过程的转向也与政治学上的多元主义理论发展相契合。因为,在这种多元主义的基础上,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发生了变迁,从主流规范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49.html -
了解详情
各种利益。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来说,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应该是一致的。但在一定情况下两者还是有相矛盾的情况。对此,有学者在论证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时曾 ,按行政合同履行财产性给付条款等。总之,行政服务职能和理念的转变必须通过强化和明确行政主体的特定义务才能实现,这要求行政法加强对行政主体义务全面性、特殊性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79.html -
了解详情
、效率原则。(5)认为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分为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一般原则指社会主义都必须坚持的原则,特殊原则包括行政干预原则、保障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职权和相对人合法权益的 控权论:现代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沈岿、王锡锌、李娟《传统行政法控权理念及其现代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53.html -
了解详情
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第一次从治国基本方略的角度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但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依法 根本上来说,认为刑事责任关系到人的自由,只有法律才能加以限制的观念是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因为法律是直接代表人民的主权机关(即议会)制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30.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沿革意义,而不认为心理强制学说能成为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注: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因为将两者 说是人权保障理念的进化之外,还可说是刑法谦抑精神的内化。对于新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我国刑法学界普遍认为这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53.html -
了解详情
的维护现状,也不是某种淡化了的社会主义。而是某种名副其实的自由主义激进纲领。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必须从传统社会主义的成功中学到一个重要经验,那就是他们成为乌托邦分子 问题是您刚才提到个人权利是最高价值,这是不是美国发动美伊战争的理论基础即“人权高于主权”?第二个问题,您将宪法分为保障性、名义性和装饰性三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9.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改变宪法总的架构和基本内容,而在保持宪法稳定性的基础下,把中共十六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战略性的根本方针政策反映到宪法中来,把近些年来国家建设 的过程中,必将为我国宪法在今后的进一步完善创造条件。特别是在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之后,宪法和法律在我国不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64.html -
了解详情
不移。我国制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也就意味着一个人权重塑时代的开始,人权内容的丰富与发展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运动。所以黑格尔说“‘人权’ 见的方式得到实现。”这不仅是审判公开的法理根源,也可视为新闻监督的理论基础。但是新闻自由权的行使必须做到既不能侵犯、蔑视司法权,更不能越俎代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70.html -
了解详情
防线,作为和平年代“最后一个讲理的地方”,法院审判工作的好坏在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其中的法治思想以逻辑缜密、结构严谨、 而且也是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二、有法可依:法院审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是正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