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要经过开庭审理之后才能明了。因此,法律总是允许那些客观上已是诉讼当事人的纠纷主体享有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以便使他们通过行使诉讼权利来有助于法院查明 非正当当事人后,即使完全认可当事人在诉讼法上的独立意义,但依诉讼法对诉讼当事人的要求,也可能出现程序意义上的非正当当事人。例如,甲厂诉乙公司付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993.html -
了解详情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社会有感于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 也将不胜其累。这一状况也不符合正当程序中关于不拖延处理案件的要求。因此世界各国,除了普通刑事司法程序之外,对一部分刑事诉讼案件采用了简易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87.html -
了解详情
的内涵在于保障权利,其基本要求在于以权利限制权力,其独立价值在于通过程序建设达到结果的合理与正当。 犯罪行为和法律判决使受刑人沦落到一个消极、 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70. [15]童之伟.法律关系的内容重估和概念重整[J].中国法学,1999(6). [16]亚历山大洛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28.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救济的范围,真正属于审判方面错误的只是其中的一少部分。实际上,当事人往往只有通过各种关系(正当或非正当的,如人大、党政领导、社会关系、金钱关系、媒体等) 得不到保证,往往不能按照法院的要求完成举证责任,而法院又不再主动依职权进行调查。这样,就容易导致一些裁判尽管符合程序公正标准,却存在实质上的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79.html -
了解详情
是,其还彰显了对被告人希望由自己发现案件真实与促进程序这一理性诉求的人文关怀,并进而从程序正当性的角度,体现了对被告人层级化区分定罪科刑机制这一务实 情况下的程序自治权进行否定性干预。从生命权的优位性及职权发动的初衷上看,这样的干预在实质上同样符合理性选择的要求。 [26]参见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06.html -
了解详情
管辖依据,还关注该法院管辖权是否具有程序正当性。按照不方便法院原则,如果原告选择极为不便的法院提起诉讼,被告可以要求法院撤销诉讼。在这个意义上, :依据中国法律,中国法院判决是具有确定性和执行力、具有一定数额金钱赔偿的终局裁决。[16]笔者以为,美国法院适用中国诉讼程序法判断中国法院判决是否具有终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98.html -
了解详情
的政治要求相联系。这种观念对于具体的制度和程序有一种强化的作用,并可能与具体制度的要求形成冲突。与此不同,判决的正当性这种认识已经考虑了救济成本 的重大问题。一旦法院终局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时,当事人将无法再次获得司法保护的可能性。尽管《民事诉讼法》规定这些裁定可以上诉,给予了上诉救济,但考虑到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68.html -
了解详情
与实体真实两面旗帜,主张在正当程序的范围内寻求实体真实主义;在坚持程序正义的同时,实现实体真实发现的要求,是刑事诉讼的目的。[21]日本在美国的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页249。 [33]有关诉讼功能问题的论述,可以参见汪建成:诉讼功能论,《中国法学》1994年第4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277.html -
了解详情
因素相关,借鉴将会受到各种质疑、制约;而共性往往反映了最低限度的要求,将其作为参照,正当性应无异议。 另一方面,对那些在刑事再审制度中将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 禁止双重危险规则与中国刑事再审制度改革论纲》,载陈光中主编:《刑事再审程序与人权保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沈德咏、江显和:《刑事再审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72.html -
了解详情
群众路线也无法贯彻{12}。事实上,不仅在乡村社会,在现代都市贯彻群众路线同样要求把身体治理、技术治理和德行治理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然而,和相对封闭 外界进行信息反馈和公开报道,然后通过社会各界对涉案证据、正当程序、律师辩护权乃至刑法306条款价值合理性的研讨、争辩、反思[19],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8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