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不甚科学,更谈不上公平与合理。如从理论和逻辑关系上讲,对付社会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应当是“预防为主”,然而长期以来我们一会“打防并举”,一会“打防结合”, 婚姻自由完全符合本罪的构成要件与行为特征,法律上也未明文规定非要是第三者介入干涉。这完全是个观念问题,应当变革或冲破。总之,罪刑法定基本原则在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54.html -
了解详情
罪犯的刑罚,并使他们沦于必然也去犯罪的绝境。”[5]此论确实道出了没收财产刑潜在的非正义性和危险性。因此,以不让犯罪分子得到好处为理论基础 幅度的方法。一方面,需要刑法进一步完善贪污犯罪的构成要件,使贪污罪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加重犯罪构成要件或减轻犯罪构成要件具体化、明确化。逻辑学常识表明,内涵和外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78.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是否也不构成犯罪?笔者认为,高法《解释》的内容,实际上对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进行了实质性的补充修改,因为《解释》第1条不可能只是对刑法第133条前段 》(上),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33页。[16]参见李学同:《论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载《法学评论》1991年第4期。[17]参见陈兴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3.html -
了解详情
物,正是为了进行下一步被刑法评价为犯罪的危害行为,如持有枪支就是为了邮寄时,此时,虽然行为人的行为似乎已完全符合非法持有枪支罪的构成要件,但是认定其构成非法邮寄枪支罪 1991年第六期;8、《论持有型犯罪》,谢家友、唐世月著,载《法律科学》1995年第四期;9、《持有型犯罪的若干问题》,载《政法学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40.html -
了解详情
的必备要件。而以一般的刑法理论通说而论,只有在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的场合,刑法才以危害结果的实际产生作为犯罪成立的基本条件。于是,关于渎职犯罪 的理解问题。最高法院《纪要》规定:“根据刑法规定,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渎职犯罪是以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为构成要件的。其中,公共财产的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5.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包括利用合同诈骗在内)及普通诈骗行为,分别依照各种特殊诈骗犯罪和普通诈骗犯罪的构成要件不构成犯罪(未达到起刑标准),而其诈骗总数额按照任何一种 这些诈骗行为作为有机整体看待,将这些无法认定为特殊诈骗犯罪的诈骗行为,连同本来以普通诈骗方法实施的诈骗行为,以刑法第206条为基准,进行罪与非罪的评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1942.html -
了解详情
辫子但不允许剃成光头一样,时间肯定说又将婚内强奸犯罪的构成要件保留了一个时间条件,片面强调了婚内强奸的发生时间仅限于一审法院已判决离婚等特定期间,把时间仍然 婚内强奸犯罪的本体因素,增加了婚内强奸犯罪之内涵,缩小了婚内强奸犯罪之外延。这在刑法犯罪构成理论上是很不成熟的。再之,时间肯定说主张之夫妻感情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653.html -
了解详情
协力的一方当事人存在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的主观故意又有共同犯罪的客观行为,完全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承认片面共犯的存在 使刑法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将失去对 的共犯与共同犯罪的主客观要求相矛盾,反对片面共犯存在对司法实践来说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兴良《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3719.html -
了解详情
限于上述10种以编造、传播虚假信息为主要或明显特征的犯罪。 (二)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犯罪的构成要件特征 1.犯罪主体方面兼顾对自然人犯罪的惩治和对单位犯罪的规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犯罪的现有刑法规范看,对犯罪主体的范围和虚假信息的范围规定过窄。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罪名无法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873.html -
了解详情
法 刑法在古巴被称为社会防卫法。社会防卫法这一名称显然是深受功利主义刑罚论影响的结果。虽然这一名称能同时涵盖刑罚和保安处分这一非刑罚措施,但同时 情节,实际上也是表明行为人对刑法规范态度的重要因素,应该属于证明行为人主观罪过内容及其程度的犯罪情节,据我国刑法理论应纳入主观构成要件范畴,很难成为一个相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2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