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物役权,仍有待商榷。 刚好相反的情形发生在取得时效的规定。台湾民法就不动产变动采取登记生效原则,一如德、瑞,而非如日本采取登记对抗原则。但在规定 的债权和物权制度做过充分考量,相当可惜。 (五)从原因行为加强防险设计 不动产交易的争议在台湾可说层出不穷,消耗了大量的司法资源。细究其原因,和采取独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45.html -
了解详情
部门。登记机关的不统一,必然损害经济的发展和权利人的正当利益。这种体制中不动产登记机关非常分散,而且纷纷试图脱离土地登记而独立的情况,既不合法理,也 不动产也适用善意取得,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善意取得制度仅适用于动产,一般不适用于不动产物权变动。因此在适用范围上,无因性原则可以填补善意取得的空白。 第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01.html -
了解详情
人才可以根据抵押权的追及效力对善意受让人的抵押物行使抵押权[9]. 此理论综合了抵押不动产转让中抵押权的追及效力和制度设计(七),实为一崭新的制度设计 限度,一方面,自动产抵押诞生以来的千古“顽症”烟消云散;另一方面,民法上动产和不动产两相区分的财产法秩序也能基本维持。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人们用以设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47.html -
了解详情
款就规定:“牲畜的买卖不得保留所有权”,以除外条款的形式限制了动产的范围。 不动产是否可为所有权保留,各国立法例也有不同。《德国民法典》第925条不 ,所有权保留登记制度采取登记生效主义与登记对抗主义相结合的立法体制,即对不动产及车辆、船舶、航空器等特殊动产的所有权保留应采取登记生效主义,对动产所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11.html -
了解详情
事吗?问题是恰恰在这个关键点上我们目前就是这样做的。我们知道中国的不动产登记有土地登记、房地产登记、海洋滩涂登记、草原登记、铁路登记等等,其中 登记簿联系起来,这样的案子根本无法出来。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呼吁建立中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 5. 国家所有权制度建设向旧理论退让 在一般市场积极国家里,物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28.html -
了解详情
变动经过国家确认并予以登记后,无论是债权行为还是绝对物权行为中存在瑕疵,如果不动产已经转移给善意受让人,任何人不得主张登记无效,登记的效力不受债权行为和 研究》2006年第4期) 本文是于海涌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02CFX010)的结项成果的核心内容。 注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98.html -
了解详情
的变革——大量选用了公示对抗主义。 就物权变动立法的一般规定而言,学者稿规定不动产物权之变动采登记生效主义;草案规定不经登记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但法律 公示对抗主义,还要将静态物权的保护奠基于占有制度之上。近代物权法律制度建立了不动产物权之登记公示和动产物权之占有公示制度后,占有在表达物权享有方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79.html -
了解详情
对象。奥地利、日本等国家的刑法典则将侵占对象定为财物,没有限定为动产或不动产。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典也是类似规定,台湾学者认为,所谓他人之物,包括动产与 财产犯罪中的多发罪,它们所侵犯的均只能是他人的动产财物,这主要是因为不动产本身不可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盗窃罪与抢劫罪的行为人不可能采用秘密窃取或暴力手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2180.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用益物权关系、总有关系、或非物权性用益关系;或者,债权人之不动产与标的物存在相邻关系;或者,债权人与债权标的所有人存在同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关系,或 ,如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因房屋改建而终止租赁关系的原承租人之优先承租权。 不动产租赁关系无须登记,说明租赁关系是特定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特定人和不特定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948.html -
了解详情
制作为我国民法基本法的《民法通则》在立法精神上是将物权区分为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并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虽然我国《民法通则》既没有明确使用物权的概念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第二章(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中就是分别以不动产登记和动产交付作为第一节和第二节的节名,进一步说明我国立法对物权是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50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