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可以看出,法院可以在二审程序中对当事人的和解协议加以确认的,但是要采取民事调解书的形式。对在一审程序中能否采用这种方式并未予以明确。此外,和解也 《民事诉讼法》均是空白。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达成和解,应以原告方撤诉的形式结案,但和解协议并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甚至不如合同对合同双方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58.html -
了解详情
人的合法权益即可。而诉讼调解的价值取向更多考虑的是合法、正义,所以现行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必须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2.调解的方式不同。 。同时仲裁法第五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不存在救济的问题,也没有重新仲裁(调解)的补救措施。只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698.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义务时提供申请执行的依据,并没有为当事人双方重新确立新的实体权利义务。因此,调解协议应当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时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对调解协议的反悔权应予 简称《若干规定》已经规定了调解协议经双方同意后,自双方签名或捺印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但我国民事诉讼法却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259.html -
了解详情
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即具有法律效力。但此条规定在审判实践中存在一定弊端。 首先,调解书与判决书都是裁判文书,是审判活动终结性记载 色彩。若审判人员在双方达成协议后,当即签名或盖章则调解协议即时发生法律效力;纵然当即没有签名或盖章,但审判人员为了提高案件调解率,立即在自己所保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633.html -
了解详情
对外国法院的离婚判决的承认,以裁定方式作出且不得上诉。没有上列规定的情形的,裁定承认其法律效力;具有上列规定的情形之一的,裁定驳回申请人的申请。 施行,其内容:台湾地区有关法出具的民事调解书,是在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应视为与法院民事判决书具有同等效力。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可的,人民法院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46.html -
了解详情
,在这当中我们仍然可以明显感觉到传统因素的存在,从根本上说,现行民事诉讼法并没有走出“法官治理”的框架,这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得到说明:其一,附加 或者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的,立即转入判决程序。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若有证据证明在调解过程当中存在因胁迫、重大误解而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或者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56.html -
了解详情
了“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妨碍人民法院裁判执行的,亦有可能获罪。所以即使案外人没有用暴力胁迫手段,只要其以非暴力手段不执行裁判情节严重亦可治罪。由上述 裁定,而且在调解书、支付令、决定书(如罚款决定书)甚至通知书(如人民法院依民事诉讼法195条作出的停止支付通知书),这些与判决裁定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和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31.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在当事人就一项权利义务发生争议并诉讼后,其他权利义务主体因非本案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可能无法及时获知诉讼信息,也无法向法院提出 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第三人,请求人民法院对其不利部分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8738.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机关予以批准,合同发生完全的法律效力,其请求对方履行合同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行政机关没有批准,合同不具有法律上的可履行性,一方请求 调解书对以物抵债协议予以确认的,因债务人完全可以立即履行该协议,没有必要由人民法院出具调解书,故人民法院不应准许,同时应当继续对原债权债务关系进行审理。 4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958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机关予以批准,合同发生完全的法律效力,其请求对方履行合同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行政机关没有批准,合同不具有法律上的可履行性,一方请求 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予准许。当事人不申请撤回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出具调解书对以物抵债协议予以确认的,因债务人完全可以立即履行该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91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