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勒索周某, 被告人陈丙参与密谋一次后, 自动中止参与绑架勒索周某的犯罪活动。之后, 被告人袁某、陈甲、陈乙多次密谋伺机绑架周某, 并 日对此案的二审判决书( 载北大法意司法案例库) ; 李永红: 《共同犯罪案件犯罪中止有关问题研究对一起轮奸案件法律适用的评析》( 载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83.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正确的定罪量刑, 就成为保证刑事案件办案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共同犯罪与犯罪构成关系问题的解构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我国刑法中, 构成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要件, 即共同犯罪行为只能是犯罪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故意地侵害、威胁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只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74.html -
了解详情
同一法条之内的法条竞合。 三、理论反思之二:对于遮掩理论研究视角的罪名本质之反思 必须指出的一个问题是:我国最高司法机关制定的司法解释在确定罪名时,将绝 ;两个以上的自然人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犯罪故意,都认识到不是一个人单独实施犯罪,而是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且都在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及行为可能造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16.html -
了解详情
同一法条之内的法条竞合。 三、理论反思之二:对于遮掩理论研究视角的罪名本质之反思 必须指出的一个问题是:我国最高司法机关制定的司法解释在确定罪名时,将绝 ;两个以上的自然人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犯罪故意,都认识到不是一个人单独实施犯罪,而是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且都在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及行为可能造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18.html -
了解详情
法人对其机关或代表为其利益所实施的犯罪负刑事责任。为其利益是法人犯罪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单位故意犯罪的集体意志, 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决策 意志。 (四) 单位利益含义的阐释 正确理解单位利益的含义在认定单位犯罪中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研究问题。现代汉语中, 利益是指好处。从字面上解释, 单位利益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95.html -
了解详情
的评价是同一的,但这种同一的存在范围是有限的,比如在由直接故意构成的危险犯的场合,就出现了在具备危险状态的情况下从犯罪人的 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 [18] 林山田.刑法特论(上)[M].台湾三民书局,1978. [19] 赵秉志.刑法争议问题研究(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82.html -
了解详情
归责基础主要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罪过, 而非客观损害。表现为: 行为人在犯罪故意的支配下实施了犯罪行为, 即使未发生任何损害后果, 行为人也应承担刑事责任, 例如预备犯、 犯罪的需要, 又符合刑法谦抑的价值追求, 因而可取。而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均在不同程度上违背了刑法的谦抑性要求。 3.相关立法、判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60.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转化型的抢劫罪不存在什么问题。即使本案的行为只是一种犯罪未遂的行为,但已如前述,诈骗罪是一种直接故意的犯罪,直接故意的犯罪都存在着犯罪未遂 何须再转化呢? ____________ 注: 1 储槐植:《论罪数不典型》,《法学研究》1995年第1期。 杨兴培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文章来源:《政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44.html -
了解详情
慧. 论不同身份者共同实施真正身份犯的行为性质的认定[A ]. 齐文远,夏勇. 现代刑事法研究[C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孙文红1保险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 J ]1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3, (3) 1 [6]黄河1论保险诈骗的共犯问题[ J ]1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82.html -
了解详情
实行行为看成一种纯客观的现象,自觉不自觉地抽掉了客观行为与主观犯罪故意共处于犯罪构成有机统一体中的内在联系,因此它至少仍带有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地认定犯罪实行 观点 对于犯罪实行行为的着手,我国学者近年来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有关问题的讨论多在刑法学教科书及相关专著中进行,进行探讨的专论较少。从总体上来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6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