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法定的免责事由。 (一)损害事实认定适用的证明标准 受害人提起环境侵权民事诉讼并非不负任何举证责任,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损害事实的存在 ,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 (三)因果关系认定适用的证明标准 由于环境污染的情况复杂,大多数受害人不具备专业知识,也根本无法接触到加害企业的生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38.html -
了解详情
持结果无价值的立场,是道义责任论。例如我国刑法第338条规定之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第339条规定之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规范本位主义针对单纯违反 性和侵害主体的规模性,因此被害人的确定应该摆脱传统观点的束缚,对于受到环境侵权行为影响的主体加以重视。? 恢复性司法的表现形式一般包括和解(被害人与行为人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699.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犯罪量刑制度。目前我国刑法注重惩治环境实害结果,这与现代社会追求环境安全保护法益的理念不一致。环境污染和破坏具有范围大,作用时间长、治理费用 量刑规范化。综合估量式的量刑方法以及法官对环境法益认识的千差万别,是产生我国环境犯罪量刑畸轻畸重的主要原因。正是认识到了这一问题,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00.html -
了解详情
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针对环境问题的冲击,我们必须加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运用,在判断是否“权利滥用”的标准 移用不得违反国家的土地规划,如果违反土地规划,可能造成环境的恶化,如耕地的破坏、环境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等,将直接影响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12.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承担刑事责任。那么,我们不仅要产生疑问,假如行为人所故意或过失实施的严重危害环境的行为没有造成了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的严重损失,是否就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呢? 破坏环境资源而构成犯罪所应负的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单位或个人因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而构成犯罪所应负的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单位或个人因违反环境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2.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权是为了达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正因为环境是每个人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破坏则正威胁着这种物质条件,才产生了当代 来赋予国家特定区域(团体)或者授权公民代表“社会公益”来保护“世代”或“超地域”的环境权。采取此种模式的国家还有:白俄罗斯宪法(1995)、巴西宪法(199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167.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实践中,1992年湖北大冶县保安镇村民诉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赔偿案就是我国在环境污染民事纠纷上的典型案例,此案的受害人达2818户村民。在诉讼过程中 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钱静,单位为西南政法大学。 【注释】 [1]曹明德.环境侵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41. [2][日]兼子一,竹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34.html -
了解详情
有毒废水泄漏事故,让笔者不禁想起了前一段时间发生的紫金矿业污染事故。这两起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虽然先后发生在两个相距遥远的国家,但起因较为相似。这也 在此提出一些强化政府环保职能的对策: 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地方政府应当认真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在进行规划时,尤其是对化学工业区进行规划时,要切实考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55.html -
了解详情
有有害环境的字样时,B就应该认识到,该容器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但若A解释说,有害环境的只是容器内含有的某种一次性材料,则B又可以信赖其命令了。 行为人构成不作为犯罪的前提是其负有某种特定的保证义务,在处理公司企业的不作为环境犯罪时,核心问题就是确定行为人保证义务的范围和大小,由此才能确定其是否构成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25.html -
了解详情
参与,由环保部门具体负责组织,以利于整个参与程序的公众性实现。建议在《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细则的制定中对听证会程序作出具体规定,建议健全听证会制度,以及 应制定其实施细则,细化三者的具体责任。 (2)对擅自开工建设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要恢复原状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中增加的恢复原状,其中对于擅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7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