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罪的规定是错误的,那么,对扒窃的司法认定研究一定会背上沉重的十字架,因为那无疑是在沙堆上建楼房,因此,为了使立法论的探讨更加有效, 影响,无论从人身安全抑或公众恐慌再或主观恶性进行考量,行为是否在公共场所发生都不会影响相应违法性升高的判断,至少公共场所这个行为发生地不会使贴身财物这个因素带来的违法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2405.html -
了解详情
之下。[20]所以,对单位财物控制、支配地位的判断,不仅要从事实角度给予物理的判定,也要从规范的角度作出实质的判断:如果行为人采用物理手段对财物施加影响,使 ,并没有抓住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实质,其认定是错误的。 【注释与参考文献】 [1]法益是法律保护的利益,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001.html -
了解详情
诱发冠心病而猝死。法院认为洪某主观上能够认识到拳击行为可能会伤害被害人的身体健康,客观上被告人拳击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因此成立 期第3号(2003年)。 (30)折中说与客观说的具体论述,参见陈璇:《论客观归责中危险的判断方法》,《中国法学》2011年第3期。 (3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393.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对行为本身是否具有危险性作出判断,就可以依据形式上的典型行为以肯定抽象危险的存在而因此具有实质的不法性。也即是说,在此问题上采行 的忽视,这恰恰是对行为无价值理论的反叛。 所以从行为无价值理论中汲取风险刑法的给养是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风险刑法的思路已经完全与主观主义分道扬镳。譬如,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501.html -
了解详情
)与有责性或可归责性(刑法上也称罪责性)都是同一的。[12]235[31]61[32]243-252因此,增加一个独立的可归责性要件在一般侵权责任的 过错),所以被告对该损害不负责任。 (3)行为过错与结果过错在内容上存在重叠或竞合。由上文可知,行为过错的判断常常须借助于行为人对行为所固有之危险的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350.html -
了解详情
分别属于私法体系和公法体系。命题是中心,论文的结构要服务命题,材料的取舍也要围绕命题。中心命题着眼于物权登记错误的救济,只是在必要时才论及民法与行政法 操作问题,但解决元问题或根本问题,或训练人们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思维{20}。从哲学上讲,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490.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的内在意识,它的产生完全是由于我们不认识在作出决定时反映在我们心理上的各种动机以及各种内部和外部的条件。[5]绝对意识自由论与行为决定论这两种 恰恰可以指示法官考虑具体案件中的所有重要情况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2 期待可能性体现了刑法谦抑主义的价值趋向。刑法具有所谓第二次的性质,其他法律能够解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931.html -
了解详情
危险驾驶罪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判断,不仅要求认定存在着与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字面文义相符的行为事实,而且必须确认该行为事实确实触犯了刑法规范保护目的、具有法益 》,《法学》2011年第7期。 ⑽如张明楷教授认为:醉酒驾驶属于故意犯罪,行为人必须认识到自己是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但是对于醉酒状态的认识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722.html -
了解详情
;二是对这种危险进行事后判断而不是事前判断。[5]所谓事后的判断,是指考虑事后所有事实状况的基础上判断行为当时的危险程度。这样,误将尸体 基本立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244. [12]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36. [13][日]西原春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335.html -
了解详情
到当时具体的条件下,一般具有正常理智的人对这种结果的发生能否遇见,从而作出初步的判断。在初步判断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行为人的年龄 就是主观说的翻版。因此,主观说的悖论也同样存在于我国刑法的现有通说中。 那么,该怎么来认识在疏忽大意的过失中行为人的预见能力呢?笔者认为,客观说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67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