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程序, 实现调审绝对分离,这样一来,她虽然能很大程度实现程序的正当性,但在我国目前现有 的司法资源条件下,是无法实现,;另外,作为主审案件的独 成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等困难 的问题的优越性又再显现出来,调解无疑又成为规避错案追究的一个好办法,法官为了防 止上诉被改判(目前还是认定错案的主要标准),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4.html -
了解详情
一基本原则-处分原则的思辩,其最终的认可或否定标准,仍然是看其是否能实现处分原则的基本功能-即是否能真正保障当事人的处分权,是否能以诉讼权利的法律保障来限制裁判权,保障程序的正当性。综上所论,笔者认为,应该在传统的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定义中,增加功能考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47.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本位主义理论详尽地阐释了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问题,为人们评价和构建法律程序提供了又一个独立的价值标准。认为一项法律程序应确保受判决结果有利或不利影响 ,程序主义实际是涉及对法律程序自身正当性的判断,它实际上是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与法律程外在价值即功利性与工具性价值是相对应的[17],由此又出现了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5.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则标准,这种礼的力量也是民族精神的力量。西方学者对中国的这一法律传统也是颇有赞美之辞的,早在孟德斯鸠的《论法 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35.[45]张旭科。论法律信仰的培养[A].法律论文资料库。//www.law-lib.com/lw/。[46]胡旭晟。20世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98.html -
了解详情
的修正,是增加纠纷解决机制的程序上的正当性和复杂性,是对当事人权益的高层次救济,是强化纠纷解决机制权威性的制度设计,是统一和正确适用法律追求公平与正义的社会 精密,各上诉法院难有一致的自由裁量权限标准,给上诉审法官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而不受限制开了无限伸缩之门,无限的权力难保程序的公正,公平与正义则难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39.html -
了解详情
产权客体存在深刻联系,传统知识纳入知识产权保护具有正当性。对传统知识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是公平原则的要求,是尊重人格权的需要,是促进传统知识使用和提高其在 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是否享有权利是一国主权范围的事,受到国家法律政策的影响。 此外,判断新颖性标准的方法,也决定了传统知识是属于公有领域还是专有领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28.html -
了解详情
的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制度。绝大多数大陆法国家在公司立法上规定了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认定标准和救济方法;英美法国家则在判例上确认了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补救 也必然有失公允,因此,法官在行使裁量权时应当考虑瑕疵的性质及程度,将股东大会程序的正当性要求与公司法律关系的稳定性要求作一利益平衡,决定是否裁量驳回。 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84.html -
了解详情
政制的立国之本,就是因为它不仅论证了这种体制的正当性,而且为这种体制的维护提出了一整套伦理规范体系——如韦伯所言,“儒学是建立在官员对王公、下级 中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对罗马法诉讼程序的分析加以认识。 首先,诉讼程序的形式化特征,为纠纷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法律”的框架,这个框架将诉讼活动与社会生活隔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60.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程序一方面作为制约政府权力的一种法律力量,存在于国家权力互动关系之中,确保政府的权力具有正当性,另一方面宪法程序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力量,可以阻止政府恣意侵入公民 之处的确不在少数,但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原则性宣言倒未见得与西方的章句相去多远。问题是,这些权利义务根据什么标准和由谁来确定、对于侵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20.html -
了解详情
次要的地位。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法学理论。现代法学理论重塑了法律程序的应有地位,并导出如下一个基本规则:法律主体所拥有的实体法权利与程序法义务成正比,与 参与程序。没有行政相对人参与的行政程序是一种不正当的行政程序。“程序性的正当程序概念的意思是,正式行为必须符合对个人的最低公正标准,如得到充分通知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24.html -
了解详情